【#Energy】超級減碳生物「微藻」到底多厲害,還可以做石油!?兩分鐘帶你輕鬆讀懂!

TEXT /  Tony Kao; PHOTO /  Getty Images, https://cals.cornell.edu, https://www.appropedia.org;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在用的石油,都是生物和藻類死亡後,經過地球的高壓高溫後變的,而這樣的時間,通常需要數千萬年!

 

所以聰明的人類想到,如果我們模擬地球的環境,是不是就可以把藻類變石油了?而美國的科學家也首度做到了這一點,他們模仿石化原油的生產方式,把藻類放在密閉又高溫高壓的反應器中,只需一小時就生產非常像原油的生質原油!


藻類生質燃料


綠色奇蹟

為什麼藻類可以變成燃料?因為裡面有很豐富的油脂類,那我們要挑選哪一種來做石油?生活中見到的紫菜、海帶都是巨藻類,他們長得慢,所以不適合,反倒是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到的微藻(綠藻、小球藻、藍綠藻等)才是科學家關注的重點。微藻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只要2到6天就可收穫,含油量也多,油脂成分占了約20%到50%的自身體重,實在是很理想的材料。

 

用微藻來做石油有什麼好處呢?

 

●微藻可以用海水或廢水培養,不會占用珍貴的淡水資源,還能淨化水質。
●生命力強,即便在乾燥的土地、鹽漬土上也能生長,不與糧食作物爭地。
●占地小、耗水量極低,如果美國全面使用藻類生質燃料,只需全美0.42%的土地。
●培養過程中不需要除草劑和殺蟲劑,不會造成環境的破壞。
●微藻生長過程中會行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現今藻類提供世界超過80%的氧氣,若沒有藻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提高3倍以上。
●微藻是單細胞構造,無根莖葉等植物器官,所以相較傳統作物如油菜、棕櫚與大豆,微藻生長速度快20到30倍。
●微藻還能產出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做成動物飼料、各種色素與蛋白質等等,還可以做成最火紅的葉黃素跟蝦紅素。


顯微鏡下的微藻


既然微藻做成燃料那麼好,為什麼還不趕快推行?與其他優質能源一樣,又又又又又是成本過高的問題。


目前培育藻類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我國目前使用的開放式培養,雖然建造費用很低,但是溫度跟二氧化碳濃度比較難控制,還有微生物會跑進去,造成成果大量減少。另外一種是密閉式的光反應器,這一種可以妥善控制環境,但是造價非常高昂,操作成本也很高。



入不敷出

此外,藻類最大困難是很難做生物精煉,就算是高濃度的藻液,裡面的水分還是占了99%!而且微藻非常小,要撈起來很不容易,本身密度也跟水差不多,很難用沉澱法把他們篩出來。如果要用加熱,或是用離心力的方式來脫水,又要投入非常多的能源,整個又不划算!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壓藻液,讓它通過薄膜,但這樣又要時不時去撈薄膜上的藻,也是非常費工,就算好不容易採收完畢,微藻也要趕快處理進行濃縮,不然很會就會腐敗。

 

目前一桶藻油的成本大概是200美金,國際原油一桶大概約80美金左右,在成本考量下,大家還是照樣選石油。但最近私人公司不斷研發微藻生質原油,成本不斷下降,歐巴馬也公開表態支持,藻類生質能源的未來,大家都非常期待。


藍綠藻


延伸閱讀:

【#食品加工】山海繚繞的米其林永續農場餐廳Harbour House,鮮美食材來自當地採摘與溫室培植
【#再生能源】挪威再生能源公司開發垂直式浮動風力發電機省去笨重機體、大幅增加發電量,並採用低碳再生鋁材製成可回收部件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