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現代鳥巢」,從設計到完工只要三個月
TEXT / Jenny Fu; PHOTO / Module K.(Architect Magazine);
融合現代與印度支那風情、室內與室外、過去與未來,這棟坐落在越南胡志明市的臨時住宅,組合式的結構是短暫的、可彈性運用、堅固耐用的、可移動的,最重要的是,從設計到落成,僅僅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這是越南室內設計公司Module K.在首都胡志明市完成的新組合建築,如鳥巢般被包夾在由傳統法式別墅構築而成的時髦街區邵迪恩(Thao Dien),鄰近市中心,且緊鄰西貢河,許多海外移民聚集在此,且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咖啡廳和設計師品牌店面。
「我們選擇可預製的鋼筋結構作為建築架構,這在傳統建築多是由磚塊和水泥構成的越南來說,是相當不尋常的事。而我們會選擇這種特殊建材,主要是因為它成本低、效益高的特性,容易組裝和拆卸,能夠彈性調整結構,而且非常輕。當10年土地使用權結束,我們可以輕易地將它拆卸,並帶去新的地點組裝起來,等於是一分不差的把家搬到另外一個地點。我們認為這樣的組合式房屋對於首都初期的投資階段是好的:將移民門檻降低,吸引多元人才,且未來都市若有新的規劃,要拆卸房屋也不需耗費太大的工程。」Module K.的設計總監Jade Nguyễn Kim Ngọc說明道。
鋼筋分別有三種不同的組合基底模型,以因應不同的地形和移民居住者的需求,也可以打造樓中樓雙層夾層空間,增加更多元的使用機能,集辦公室與居家空間於一身。
組合式的建築可任意作為咖啡廳、家具展示間、公寓、辦公空間使用,屋頂的平台上,鋼筋的結構和輕巧、得以滑動和摺疊外牆面板建材,能夠隨著需求改變而調整開合大小,進而控制引入室內的光線、陰影和空氣,這可以自由調整的天花板,模糊了室內外的界線。
印度支那風情的室內裝飾和家飾,從多年來的旅途路上蒐集而成,在空間中同樣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充滿現代設計的直線條結構中,創造了些許洞穴般的鳥巢氛圍,更顯人情溫度。
「Module K.本著現有的家具設計基礎,受到西貢的印度支那歷史激勵影響,用科技的設計過程和當地的生產方式,創造的未來派的futuristic LAVA家具和燈具。」Module K.的執行長Huy Anh表示。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