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的筆觸與靈魂,Jason Martin的迷離單色畫、引領觀者探索抽象世界

TEXT /  Hex Zou; PHOTO /  畫廊提供;

當代藝術家Jason Martin的全新鋁板作品系列、目前正於韓國展出。他的創作以畫筆重復向內運動、於畫面中心匯聚為特點,藝術家將之比喻為「地點和時間的融合」或「臨界點的相遇」。


 

出生英國的畫家Jason Martin生於1970年,早期的藝術創作生涯起於1990年代。還是學生的他在當時以自制的、類似梳子的工具,在金屬或有機玻璃表面操控油畫顏料或丙烯凝膠劑,製造條紋。這也成為Martin整個創作生涯一直鑽研改善的技術,並用以製造充滿生命力的顏料畦脊和溝壑,可被解讀成他繪畫筆觸的極端特寫,令人注意繪畫本身的動作和物質性。其作品結構多樣,既有使金屬底板閃閃發光的薄釉、亦有脊線和溝壑連綿不斷的雕塑。

 



 

此次展出的系列作品、標誌著藝術家向畫筆繪制油畫的回歸,也是他在過去十年不曾使用的方法,亦象徵他不斷探索繪畫可能性的新階段。

 

Martin持續致力於嘗試新的材料和方法,開發自己的工具,例如過往作品中用於塑造密集條紋的梳子。近期的畫作則使用傳統畫筆創作,呈現出輕盈的觸感和柔媚的色調,有別於早前作品的厚塗感和高飽和彩度。鋁制底板可以捕捉和反射光線,使作品具有獨特的光澤。

 



 

藝術家創造了自己的天然顏料,並嘗試不同的顏色組合,例如在《Untitled
(Carib-bean blue / Viridian)》及《Untitled (Titanium white / Fluorescent orange)》等作品中,以白色貫穿畫面、更加彰顯作品色彩的微妙和清晰度,再透過筆觸的柔和羽化進一步增強。

 

每件作品的構圖均由經過精心控制的重復筆觸構成,它們向畫面中心的一個焦點匯聚。藝術家將匯合型式描述為引導「外部運動進入一個奇點」。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擁有統一的構圖,即所有的線條都匯聚於畫面中心的消失點,在具象的場景中創造出景深的錯覺。Martin的單色抽象作品受到具象傳統的影響,他也表示這些空間既不是想象的,也不是具象的,「每件作品中都有一種張力,我的挑戰就是去識別它」Martin如此認為。

 


左、《Untitled(Caribbean blue Viridian)》 、右《Untitled(Mixed white Brilliant pink)》


 

鋁制底板的方形格式,以及繪畫筆觸的內向運動,也讓人聯想到經典的布藝包裹方式「褓」。在這種傳統的韓國紡織技術中,織物碎片被靈巧地製成方形布片,並被用作禮物、特殊場合或儀式的包裝。藝術家也回憶道自身對褓的興趣可以追溯到在日本的駐留經驗。

 

透過繪畫框架、顏色組合和筆觸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作品對繪畫行為本身展開反思。畫作表面紋理的豐富細節讓人聯想到創作它們的手勢和姿態;筆觸掃過畫面,形成蜿蜒曲線,暗示一種流動、連續的律動感,引導觀者的視線向所有線條匯聚的中心聚焦。於此,Martin的繪畫成為一個想象的空間,是一種精神景觀、也是抽象和迷幻的焦點,帶領觀者深入思考、探究藝術的本質。

 



 

現正展出的Jason Martin個展「匯聚」由2月24日至4月16日舉辦於韓國首爾堡壘山。

 


 

延伸閱讀: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