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柏金包原來很日常?柏金包如何成為身分象徵?揭密世上第一只柏金包才有的七項獨特細節

TEXT /  Alice Yueh; PHOTO /  Sotheby's;

 

當蘇富比宣布將拍賣法式自然優雅鼻祖—Jane Birkin的原版柏金包時,時尚圈一片騷動。騷動的,不只是這顆時尚史的傳奇包款即將重現,更是它背後那段日常與經典交織的故事。這只「The Original Birkin」曾是Jane Birkin手中日復一日、用到變形的日常包。而它的誕生,始於一段飛機上的偶遇。

 

原版的柏金包很日常?

80年代初期,Jane Birkin在從巴黎飛往倫敦的航班上,一如往常地揹著一只大籐籃,裡面裝著書、報紙、各式隨身用品……什麼都有。但那天,籃子不小心翻倒,內容物撒得滿地,引起了同機的Hermès執行長Jean-Louis Dumas的注意。兩人就在機上展開對話,Jane說出了自己心目中對理想手袋的需求:有型,但更重要的是像買菜籐籃一樣實用、能裝、好攜帶。於是,1985年,第一只柏金包誕生。

 

 

放地上融入生活、貼貼紙宣揚理念

Jane Birkin對這只包愛不釋手,而她對這只包的使用方式,也延續了她最初對包款的想法。對她來說,這是一只真正屬於日常的包,是她生活中的幫手。她沒有把柏金包當作藝術品供著,而是什麼都往裡裝,甚至掛上了一把指甲剪。不在意刮傷,出門就拎著走,還貼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醫生組織的貼紙(貼紙痕跡都還在),把包當成傳遞人道理念的個人宣言板,實實在在地融入她的生活。

 

 

何時開始成為身分象徵?

柏金包推出後,Hermès並未立刻大規模推動市場,而是透過贈送、或非公開的販售方式,讓這只包在1980年代末於社交名媛間悄悄流傳。像摩納哥的Princess Caroline和後來的Victoria Beckham等人開始使用,漸漸在時尚圈建立起「稀有 = 高級」的印象。真正讓它走進主流視野的是2001年席捲全球的影集《慾望城市》,當中Samantha被精品店拒絕購買柏金包,這一幕讓柏金包以「上流社會象徵」的形象被廣為人知,在大眾視野中成為身份與品味的代名詞。

 

 

原版柏金包才有的七項獨特細節

原版柏金包之所以獨一無二,不只是因為它是全球第一只柏金包,烙有Jane Birkin的名字縮寫,更在於它擁有後續市售款從未再被複製的七項結構與細節:

 

  • 混合尺寸:寬高等同Birkin 35,但深度為 Birkin 40。
  • 封閉式金屬環:Original Birkin 的金屬環為閉環,非後來的開口式。
  • 鍍金黃銅五金:不同於量產款常見的鍍金或鈀金配件。
  • éclair拉鍊:早期使用的拉鍊供應商,後來改為瑞士Riri。
  • 小型底部金屬釘:體積比現行款更精緻。
  • 固定肩揹帶:目前世上只有兩款柏金包有肩揹帶,並且原版是唯一一款擁有不可拆式肩背帶的柏金包。
  • 內掛指甲剪:因為Jane Birkin本人不喜歡留長指甲,這是為Jane Birkin實際使用所設計,反映其生活習慣。

 

 

 

 


 

Info.

正式拍賣日:2025年7月10日(巴黎時間)

拍賣平台:巴黎蘇富比「Fashion Icons」拍賣專場

拍賣形式:線上競標

線上競標開放時間:自2025年6月26日起,在蘇富比官網開放出價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