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戲劇與奢靡爵士時代,Florine Stettheimer以女性視角凝視繁華眾生、潑灑鮮明色彩
TEXT / Hex Zou; PHOTO / 翻攝ig;
1920至1930年代的紐約,是喧鬧繁華的爵士時代;五光十色的舞會燈光、不絕於耳的奔騰樂聲與糜爛的摩登生活,是一段輝煌歷史的象徵; Florine Stettheimer作為藝術家、詩人、設計師與女性主義者,以洋溢的才華和魅力立足在這個標誌性的時代裡、她是不朽的偶像、也是繁華時代的見證者;Florine留下的畫作、引領觀者夢迴當代的奢華、繁榮。
Florine Stettheimer於1871年出生於紐約,自幼即展現出藝術天賦。早期的畫像呈現象徵主義和野獸派風格;除了繪畫她也跨足設計歌劇和舞台劇的台詞、服裝和佈景,劇場的角色身穿的繁雜服飾、戲劇性、舞蹈等種種所見所聞、均成為影響其日後藝術風格的因素。
當時藝術界依然由男性主導,Florine以女性的身分展現許多突出的表率,她畫了藝術史上第一幅女權主義的裸身自畫像、和姐妹們一起舉辦了一個沙龍展,吸引了許多藝文人士、她也是第一位主沙龍展的女人。
《Nude Self-Portrait》 一幅裸體的、超過真人大小的自畫像,是西方藝術史上最早的女性裸體自畫像之一;自然舒展的炯體、俏皮的神情與活色彩,以女性坦然的神情姿態與觀者對視、和傳統的裸體畫形成強眼對比,也展現藝術家的女性主義思維。
Florine她用熾熱的原色繪畫,最別緻的風格是描摹當時的社會場景或肖像,例如上流社會的派對、拍賣會、假日聚集人潮的公園、演繹時下人們的生活環境;張狂的純色塊堆疊、扭曲、瘦長而奇異的人體結構以及擠滿豐富人物、物件的構圖,很難不被畫中熱鬧的花花世界和奪目色彩吸引。
左《Sunday Afternoon in the Country》、右《Spring Sale at Bendel's》 強眼的厚塗原色、斑斕絢爛的色彩與活潑抽象人物描繪,洋溢著歡快、日常的美好,構築成綺麗狂想世界
她知名的大教堂系列創作;是最為不朽與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傑作。四幅作品分別描繪她認為屬於紐約市的世俗聖地,分別是時代廣場、百老匯的新劇院和電影區、金融中心華爾街以及第五大道的上流店鋪和社會型態。畫面同樣保有充沛的色調活力、結合了愛國主義和幽默諷刺等各式象徵隱喻、以及對移民的觀察。
左上《The Cathedrals of Art》、左下《The Cathedrals of Wall Street》、右上《The Cathedrals of Fifth Avenue》右下《The Cathedrals of Broadway》
家人和朋友也時常是她的繪畫主題、夢幻而不可思議的場景氛圍、奇特的透視、卻又以細膩的情感與眼光,塑造人物的靈性。生活方面、她穿著白色馬褲,且在當時只有女權主義者才會如此裝扮;也和姐妹們尋找以女權主義主題和女性表演者為特色的戲劇作品,Florine Stettheimer一生無畏地展現自己、憑藉天分熱情在藝術圈獲得一定的地位、獨立而前衛。
左《 Portrait of My Sister》、右《Self-Portrait with Paradise Birds》 魔魅幻夢般的氣氛與細膩人物
延伸閱讀:
照片內容
- See more:
- 藝術 藝術家 女性主義 繪畫 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