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夏日體態焦慮,音昱水中天「音昱秘訣」締造理想健康狀態
TEXT / Shelley Lai; PHOTO / 品牌提供;
中國首個提供現代科技與古老療癒綜合研究和正念禪修學習的先驅平台音昱水中天,近日推出全新康養專欄「音昱秘訣」,分享包含飲食、呼吸、睡眠、運動、正念與療養相關知識,從而幫助建立一個愉快、健康與舒適的生活態度和方式。音昱水中天中醫師衛俊首先講解減重困難背後的深奧原因,讓我們先從了解個人體質開始找到對策,進而減輕夏日體態焦慮症對我們的困擾。
根據中醫學理論,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陽氣不足,痰多氣少,大多與脾腎功能有關。當脾臟陽氣弱,就會影響脾功能的正常運作。水穀的精微會在運化過程中流失,轉化成乳脂與水濕囤積在體內,導致肥胖。腎臟陽氣不足會導致氣虛血弱和水氣化異常,造成血液流動變慢和水腫,引致肥胖,所以有些過胖人士會有較結實的體質(實胖),有些則是較虛弱體質(虛胖)。
也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肥胖的類型與表現自然也各不相同。最常見的類型有脾虛濕阻型、脾胃熱盛型和肝鬱氣滯型三種。脾虛濕阻型體質的人體虛浮腫、胃口不大、經常感到疲倦、四肢乏力和易水腫、腹脹、稀便與其他症狀。調理方法的原理是祛濕、提升脾運送營養的能力,以此調和脾腎的平衡。對此,脾虛濕阻型體質的人可透過以下食材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包括乾果,如紅豆薏仁、白扁豆、荷葉、茯苓、淮山、栗子、芡實、枸杞、桑葚、黑芝麻、海參與雪耳等等。祛濕化痰的主要穴位有太白穴、豐隆穴、胃俞穴、陽陵泉穴、脾俞穴,以及腎俞穴。
脾胃熱盛型人士較肥胖結實,喜歡重口味飲食,容易便秘、口乾、不喜歡熱和流汗。解決這種情況需要清除腸胃裏的虛火。要保持清淡飲食,多吃降火食物如綠豆、苦瓜、黃瓜、苦白菜、絲瓜、蓮藕、生菜、蘿蔔、柚子等。穴位推拿時要注意的壓力點包括內院穴、天樞穴、上居須穴、下居須穴、脾俞穴及大腸俞穴,這樣能抑制胃腸蠕動和胃酸分泌,從而減少飢餓感,有助於減重。
肝鬱氣滯型體質的人常易煩躁、胸悶,女性容易月經不順、閉經。調理應以清肝瀉火為原則。飲食方面應該選擇清肝熱的清涼食物,如芹菜、菠菜、薺菜、馬齒莧、蘑菇、玫瑰、菊花、決明子與艾草。穴位推拿時要注意的穴位有肝俞穴、丹俞穴、三陰交穴、太衝穴、照海穴、太谿穴、陽陵泉穴,以疏肝理氣。
衛俊,音昱水中天中醫師
執業中醫師,在上海擁有超過十年工作經驗,與私人醫療診所合作,為個人度身訂制健康方案。他是北京陳式太極拳的第五代傳人,持有中國武術協會頒發的武術第三段證書。他結合綜合療法來治療常見和慢性疾病,如頭痛、肌肉疼痛、焦慮和肥胖。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