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風尚學:錯綜複雜的絢爛設計經典

TEXT /  Chun-Che, Shih; PHOTO /  AMOUAGE 、Cartier、Flos、Lalique、Leica、Hermes、Herman Miller、Moleskine、Montblanc、RayBan、Stelton、Volkswag;

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幾何學從高深艱澀的學問,融入全方位的設計領域中。從生活物件、時尚精品、工業設計,透過比例、線條,讓人們感受到隱身幕後幾何學的洗鍊、優雅、修長、厚實。多款不隨時間移轉的物件,為形制寫下美學經典。


 

1. Hermes Kelly Au Trot BAG

硬殼經典

 

硬殼T字型箱型皮包是Hermes愛馬仕的招牌之一。靈感源自摩納哥凱莉王妃為了躲避狗仔偷拍有孕微隆身形而以此包作為遮掩,卻因登上雜誌封面,故以「凱莉」為名,成就了包界經典。外型俐落方正,搭配精巧鎖釦設計,極具藝術美學,可手提或肩背。以山羊和小牛皮拼接縫製出浮雕般的立體觸感的提把。呼應馬匹各種姿態,更賦予凱莉包最新的創意。

 

2. AMOUAGE  愛慕香水

清真圓頂

 

 

80年初阿曼的蘇丹王為了發揚阿拉伯上等乳香和沒藥特有調香藝術,禮聘國際頂級調香大師蓋伊.羅伯特 Guy Robert創作出最頂級的香水「愛慕(AMOUAGE)」。為了凸顯阿拉伯香氛世界的精華,两款男女香對瓶蓋設計暗藏亦玄妙。前者以沙吾地男性象徵彎刀,而女香則是清真寺圓頂為造型,不但識別度高,也融入在文化和建築傳統,也為香氛容器樹立不敗典範。   

 

3. 服裝

解構皺褶

 

 

人的身體每個角落都是美的,強調身體和衣服之間所形成的結構之美,皺褶。皺褶,可以說是西方傳統美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的一次結合。80年代日本以包裹著身體、頹廢、黑暗又立體的「解構風格」代表前衛象徵。通過結構和形狀形成對身體和服裝之間進行探索和實驗,不僅引發了褶皺狂潮,同時也改變了80年代的時裝。

 

4. Cartier Baignoire腕錶

法式享樂

 

手錶的錶殼線條多以圓為主流,但卡地亞在1912年推出的Baignoire腕錶,取內斂極簡線條,呈現出幾何妙趣。原來Baignoire在法文意指「浴缸」,在中古世紀,有著滾邊線條的白色法式浴缸,是王公貴族的奢侈樂趣。Baignoire取法式浴缸之形,簡化成錶殼的橢圓形,雖然早在20世紀推出,但直到1973年才得以正名為「Baignoire」。幾何之美如何超越當代,在時間中展現永恆?Cartier的Baignoire腕錶,足為明證。

 

5. Juste un Clou珠寶

前衛時髦

 

 

珠寶一定柔美、和諧、比例而對稱?卡地亞的Juste un Clou釘子珠寶說:不。設計師Aldo Cipullo最早在1970年提出了Juste un Clou的原形作:Nail Bracelet。這個設計將一件釘子圈成了一個半開放式的弧線,於是圓型的兩頭一邊尖銳、另一頭平滑、圓潤,形成強烈對比。這種「挪用」(appropriation)藝術的手法,不僅是1970年代,更是當時蔚為風潮的後現代主義的主流。

 

 

6. Flos Arco拋物線燈

空間裡的驚嘆號

 

 

在幾何學的範疇裡,什麼線條最美?拋光線絕對是答案之一。由設計師Achille Castiglioni與Pier Giacomo Castiglioni在1962年推出的設計大作,燈座由重達65公斤的大理石穩定重心,並在空氣中拉出一條完美的拋物線!這條拋物線的終點正是光源所在。可調整的燈源高度,自145至175公分不等。 這條拋物線除了為空間賦予表情,更用曲線讓人們臉上充滿了驚嘆號,也難怪自1962推出至今55年,依舊長青。

 

7. DSW單椅 by Herman Miller

人體工學

 

在工業設計的領域,金屬、木材似乎受到較多歡迎,但Charles Eames在1948年為Hermes Miller打造並大量生產的DSW模壓塑料木腳單椅,則是例外。這把符合人體工學、僅有靠背的單椅,完全沒有把手、也無椅墊,僅有四個木腳、加上八個金屬支架,完美支撐起力學的需求,椅子的上半部一體成型,流線充滿弧度,椅子的下半部則透過支架的交叉,串連起多樣的幾何圖形。簡潔、卻又充滿視覺樂趣,70載時光荏苒,經典如昔。

 

8. Ray-Ban Aviator

淚滴霸氣

 

只要提到太陽眼鏡,雷朋在1936年推出的Aviator飛行員太陽眼鏡,經過80年的時光,依然在今日大為風行。1929年,美國軍方向Ray-Ban提出針對飛行員需求的空軍眼鏡的需求,並在1936年推出。在1940年代,曾為五星上將麥克佩戴,日後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也在經典電影《捍衛戰士》(Top-Gun)裡佩戴,造成這款眼鏡在80年後,依然暢銷。

 

9. Backenzahn臼齒凳

牙齒也堅固

 

文:一把木頭凳竟然要價三萬多元起跳?Backenzahn臼齒凳絕對是創辦人Philip Manizer最得意的經典之作。1996時,他用四塊扎實的原木組合成一張宛如牙齒的矮凳。為了表現木材的天然紋理,矮凳表面未做其他修飾與補強。矮凳的中央微微下凹,宛如牙齒冠部,而矮凳的四腳則扎實立於地面,一如牙根。簡單的線條,取原型、化新意,頗得倉頡造字六法的「轉注」精髓!

 

10. Stelton 啄木鳥水壺

簡約北歐

 

 

生活物件也可以賞心悅目、並充滿幾何之美?由丹麥設計師Erik Magnussen操刀的啄木鳥水壺問世於1977年,在外觀上是極簡主義之大成:側邊黑色的圓點好似啄木鳥的眼睛,而小巧凸起的出水口則是鳥喙,位於瓶身側面的半圓形把手,將所有特色收束成鮮明的「啄木鳥」印象。極簡、富幾何之美,卻又藏於日常生活,堪稱北歐幾何美學的日常之選。

 

11. Montblanc  MEISTERSTÜCK 149鋼筆

白色六芒星

 

 

鋼筆的領域裡,萬寶龍的白色六芒星,以及混圓筆身,成為所有鋼筆的經典楷模。黑色、亮面的鋼筆本身,被飾以金色的雕花,同時筆蓋的最上緣標示了白色的經典六芒星。以歐洲最高峰白朗峰為靈感的六芒星,線條溫潤、和煦,除了是萬寶龍的全產品主視覺,更讓MEISTERSTÜCK 149鋼筆自1924年推出以來,成為今日鋼筆的典範。

 

12. Moleskine筆記本

圓弧細節

 

根據紀錄,兩百年前的巴黎,已經有義大利品牌Moleskine的銷售紀錄,自問世以來更曾為海明威、梵谷、馬蒂斯等無數名人所使用。Moleskine的魅力何在?關鍵就在其硬殼封面悉數採用避免碰撞的圓弧形邊角,同時內頁還設置了硬卡紙擴充內袋,並於外側安上避免內頁散開的彈性束帶。今日只要看到21*13的硬殼封面,加上一條彈性束帶,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會是Moleskine。筆記本能有多威?Moleskine可是上市的股票公司,夠厲害吧!

 

13. LEICA  M系列相機 

方正硬派

 

對相機迷而言,LEICA不只是相機,更是一種影像的態度,而如果是LEICA的M系列,那則是朝聖般的景仰。被視為「相機中的勞斯萊斯」的LEICA M系列,最早的M3誕生於1954年,來到2017,全數M系列相機不超過15台。撇開艱澀的影像結構,LEICA在外型設計上,在機身覆以大量蒙皮,成為LEICA的招牌特色,來到今天,圓形紅色Logo配上草寫的斜體LEICA字樣,更是相機的無敵經典。

 

14. SMEG  復古冰箱

圓潤1950

 

 

不就是擺放在廚房裡的冰箱?但1948年義大利成立的SMEG ,至今卻以圓弧流線,成為一甲子的復古時髦品味。FAB28這件復古風格的冰箱,僅在表面有著SMEG四個英文字母,加上單一把手。與現今雙門、對開的機能主流,背道而馳。但其表現幾無任何修飾線條、裝飾元素,但冰箱大門的四角圓潤、圓弧,造成反璞歸真的趣味,加上單色、高彩的多樣選擇,成為不少精品飯店的室內首選。

 

15. Dyson  DC 61

科幻螺旋

 

 

在Dyson之前,沒人想過吸塵器竟然可以如此科幻!Dyson的設計師一改傳統工業設計思維,先將數位馬達的造型外顯,再將塑料配上亮面的金屬光澤,最後再把集塵室改成透明的壓克力外殼與內裡彩色結構。數位馬達外顯的裝置充滿張力與飽滿線條,讓吸塵器變得時髦、摩登,一洗陳舊印象。從1991年創立以來,將工程與物理學披上幾何的外衣,令吸塵器搖身一變生活精品,英國出品,好型、好型!

 

16. iMac G3果凍電腦

三角清甜

 

當Steve Jabos以「What's not a computer!」(看起來不像電腦的電腦)為概念、在距今20年前推出第一代蘋果電腦iMac G3時,不僅推翻世人對電腦的印象,更為當代工業設計推開全新的美學之門。一體成形的G3將顯示螢幕、揚聲器與主機合而為一,由側邊欣賞宛如三角形的「電腦」,共推出Bondi Blue、Strawberry、Lime、Grape等多種顏色,為其搏得「果凍」趣稱。雖然iMAC已經演化至今日的大型平面顯示,但iMac G3「果凍」的幾何造型,至今仍為「果粉」津津樂話,歷久彌新。

 

17. Lalique Bacchantes花瓶

婀娜女體

 

100多年前,效法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視女性軀體爲一種優美的裝飾。LALIQUE以獨特工藝與緞面處理水晶完美結合,通過剔透的水晶塑形曲線美,突顯女性優雅和性感。1927年面世的 Bacchantes「豐收十美女」花瓶,展現婀娜多姿的女性身體曲線,隨即成爲風格永恒之作。清水晶的輪廓襯托金箔,演繹融合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線條的經典造型。

 

18. Volkswagen金龜車

圓拱金龜

 

 

The Bug,一輛生產時期長達近70年、生產數量超過2100萬輛,以大家所熟知的車身曲線,成就了汽車史上無人不曉的重要車款。故事始於1938年的德國,在納粹的統治下以打造一輛能夠大量製造的車輛為目標。車身的線條可以看出戰前Art Deco的風格,圓弧的曲線勾勒出獨特的線條,尤其是前方行李廂蓋配上兩旁的圓弧輪拱,以及車頂延伸至車尾引擎蓋的弧線,與後輪的輪拱相呼印,至今日還有數以萬計的車迷為此線條著迷。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