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適逢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創立 40 週年,全新建築地標物正式曝光!

TEXT /  Leo Chiang; PHOTO /  PHOTO / Cartier;

卡地亞當代基金會攜手 Jean Nouvel,賦予歷史地標嶄新風貌

 


 

新館位於一棟雄偉的奧斯曼風格建築內。此建築最初是配合拿破崙三世的巴黎改造計畫而建,1855 年巴黎羅浮宮大酒店在此開業,1863 年改為羅浮宮百貨公司,後於 1978 年轉型為羅浮宮古董商場。而本次 Jean Nouvel 為卡地亞當代基金會規劃的新館建案,與城市的歷史脈絡和諧對話。外牆設有通透的大片落地櫥窗,面向聖奧諾雷市郊路 (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 、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和巴黎皇家宮殿廣場,觀眾與行人將透過建築物的全新視角欣賞巴黎。

 


 

新址的公共區域高達 8,500 平方公尺,展覽空間達 6,500 平方公尺,包括五座合計 1,200 平方公尺的移動式平台,可靈活調整展廳面積與動線,像是層疊創造出 11 公尺高的垂直空間。另設有 1,200 平方公尺的空中步道,俯瞰這些平台所構築的量體。經過 Jean Nouvel 的改建,此歷史建築以生生不息的存在,提供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與藝術實驗的可能,落實卡地亞當地藝術基金會的核心使命與對藝術家的承諾。

 


 

自創立以來,卡地亞當地藝術基金會的運作始終秉持三項原則。一是以藝術家和藝術創作為本,包括大眾耳熟能詳的藝術家與冉冉新星。二是注重跨領域:卡地亞基金會支持各類型的藝術創作,舉凡繪畫與攝影,建築與電影,設計與時尚等等。三是基金會的活動絕對獨立於卡地亞品牌的商業佈局。這正是 1984 年 10 月 20 日於 Jouy-en-Josas 創立基金會的宗旨。來到拉斯帕伊大道後我們持續奉行此哲學,未來遷往羅浮宮對面的皇家宮殿廣場後,也不會改變初衷。

──卡地亞當地藝術基金會創始主席 Alain Dominique Perrin

 


 

搬遷至充滿重要地理與歷史意義的新址,本身即是一種發明。但發明的產物不盡然反映在鋼筋與石材中。這個空間代表一種全新的作法,成為一種賦予藝術家最大表現自由的方式。這樣的場地能讓藝術家將大展身手與勇氣,在其他機構空間不一定做得到。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很可能是空間分界最明顯、展示形式與觀點最多元的藝文機構。在這裡,透過改變展演的行為模式,藝術家可以實現別處無法完成之舉。」

──Jean Nouvel

 


 

與當代藝術共度四十年

1984 年 10 月 20 日,時任卡地亞國際總裁 Alain Dominique Perrin 創辦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成為法國首間專為當代藝術設立的企業基金會。最初設址於 Jouy-en-Josas 的 Montcel 莊園,基金會永遠以藝術家為中心,以獨具一格的方式支持各類型當代創作並探索各種形式。基金會推出策展與駐村計畫,成為國際知名藝術家與來自不同文化與地理背景的新秀人才,盡情探索與交流的嶄新場域。

 

 

1994 年,基金會搬遷至 Jean Nouvel 以玻璃與鋼筋打造的新建築,也是他的「巴黎紀念碑」。拉斯帕伊大道新館相當前衛:其通透開放的博物館空間打破傳統牆壁限制,展廳自身和與外界的關係不斷發生變化。其大膽的設計持續啟發藝術家,並強勢回應此處的核心精神。

 

 

2025 年底,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搬離拉斯帕伊大道,進駐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廣場的新館,正式開啟第三篇章。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