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的百變與理念的前衛,建築界的國際公民磯崎新、引領東西風格共榮
TEXT / Hex Zou; PHOTO / 翻攝官網、ig;
日本建築界總是人才輩出,許多建築師們不但揚名國際、更以前衛、別緻的理念風格創造出不朽經典與歷史。如今已高齡90歲的建築師磯崎新,是建築領域的世界公民,其風格成就的影響是國際性的,實力多次獲得肯定、也在2019年之際奪下普立茲克獎。
1931年出身九州並於東京大學畢業的磯崎新,師承戰後日本建築與代謝派教父丹下健三,在其麾下做了9年學徒,並在1963年離開丹下的工作室、隨後成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童年時歷經二戰摧殘的陰影,磯崎新體認到建築的暫時性、也曾提出「空中都市」的未來建築項目,以懸浮式的建築、生活圈因應變遷與老化的社會、可見其前瞻性。
磯崎新有著跳脫傳統美學框架的思維和視野、對空間藝術的深入執著與致力於促進東西方之間對話的精神,重新詮釋建築領域的全球化影響,並對年輕一輩的建築師照顧鼎力相助。「每一次設計,我都試圖創造獨特的建築,不刻意追隨單一的風格,而是根據周圍的環境對當下的處境做出獨一無二的設計。」秉持這份堅持與國際化的理念,磯崎新的品遍布海外、更奠定了自身偉大不凡的地位。
水戶藝術館
多元豐富的線條外觀變化、猶如變魔術般,一代大師的建築作品總是呈現不同面貌與丰姿、令世人驚嘆不已。坐落水戶市的水戶藝術館,擁有螺旋升空的奇異外觀、極具視覺震撼。不規則的曲折線條彷如跳舞般、逕自往天空蔓生;層層塔樓的扭動軀體是以56個不同方向的金屬三角板為單位組成,以「讓音樂、戲劇、藝術更加平易近人」為宗旨,讓藝術活動與人們的生活更緊密。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
位於卡達的卡達國家會議中心,是迄今為止設計最複雜的會展中心之一,外觀的特點乃是以巨大的「錫德拉樹」結構成為當地指標性建築。建物壯觀的立面形同兩棵相互交纏的白色樹幹、向上攀升並支撐著建築的屋頂;此樹的造型寓意沙漠中的知識燈塔,是聚集在其「樹幹」之中交流知識的詩人與學者的天堂。會館擁有寬敞的劇院風格會議大廳、劇院、禮堂,以及展覽空間,定期出展藝術展覽。宗教意念與後現代建築的精妙結合,是在滾滾黃沙中的奪目之星。
都靈Pala Alpitour
是磯崎新和義大利建築師Pier Paolo Maggiora共同構思而成。靈感源自隱形建築的概念,四個樓層中有兩層樓建於地底;是一棟極具未來主義的建築。以不鏽鋼和玻璃構成的平行六面體,其空間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卓越的聲學效果。
多穆斯博物館
博物館成立宗旨在於探索人類自身、是互動式科學博物館。位在海灣旁的廢棄採石場。面向海邊的立面構成一個彎曲的防護牆,以石板飾面,帶有尖頂與弧度的造型、看上去很像風帆或貝殼,對應城市的自然海景;另一側的外牆則由本地取材的花崗岩砌成、形狀曲折宛如摺疊屏風。
綜觀這為傳奇名匠的豐富作品,可欣賞到其各自迥異、別具特色的風格,建築被賦予無限遐想與鮮明活力;普立茲獎評委會認為磯崎新兼具對建築歷史和理論的深刻了解,勇於擁抱前衛、從不滿足於複製現有,對有意義建築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當今他然不拘一格、不斷演進,為建築世界呈現源源不絕的新意。
延伸閱讀:
照片內容
- See more:
- 建築 普立茲 磯崎新 日本 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