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作:平潭藝術博物館

TEXT /  colder、整理/ Sara Chen; PHOTO /  北京 MAD 建築事務所;

平潭博物館作為 MAD 設計的第三座博物館建築著實令人驚艷,細細閱讀它的建築語彙,彷彿帶著那麼一點建築大師 Zaha Hadid 的味道,然而這是中國建築名家馬岩松的鉅作,中國的建築也具有了世界級的水準,實在令人雀躍!

 


落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建築面積為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億人民幣


 

由馬岩松主持的MAD設計的第三座博物館建築—平潭藝術博物館尚未完工。這座亞洲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建築面積為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億人民幣。建成後的首展,將以曾經流失海外的千餘件國寶級藏品亮相世人。

 


博物館像是一座隨時要游離的島中之島,由一座微微起伏的淺橋連接著大陸


 

平潭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島,同時也是中國距臺灣最近的島嶼。2010年,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式啟動,預計這裡會成為臺灣海峽兩岸貿易、文化交流的先聲之地。

 

平潭藝術博物館的選址就是在這座城的中心內海,博物館建築本身就像是一座隨時要游離的島中之島,由一座微微起伏的淺橋連接著大陸,連接著人工與自然,城市與文化,歷史與未來。它是一件具有持久感的水中大地景觀,像們重述這座海島在遠古的誕生,而每座島嶼下面都是一座山。

 


如山巒起伏的室內空間好像是遠古的洞穴,卻又帶著現代語彙


 

在成為一座博物館之前,這座島首先成為了一處公共空間。大海,沙灘,綠洲,山坡,平緩地變換交接,形成了似是而非的空間關係,與遠山借景,呼應。建築以混凝土混合當地沙地貝殼整體澆築,如山巒起伏的殼體籠罩的室內空間好像是遠古的洞穴。

 

平潭藝術博物館依託的是它在山水和城市之間的環境,它建成後會提供給城市一種新的空間類型,也會給城市中的人一個空間,去思考自然和時間帶給我們的影響。

 


內部空間具有良好的自然光,層層疊疊的地板增加了室內的豐富性


 

主持建築師馬岩松,1975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或建築學碩士以及Samuel J. Fogelson優秀設計畢業生獎。曾經在倫敦的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和紐約埃森曼建築事務所工作。馬岩松2004年回到中國並成立了北京MAD建築事務所,同時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如今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具影響力,堪稱最值得期待的大師。

 


純白流線的外觀,令人驚艷


 

延伸閱讀: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