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辦公正夯!鴉片工廠的華麗轉身

TEXT /  Franie Hsu、整理/ Sara Chen; PHOTO /  WeWork、Linehouse(Photography/Jonathan Leijonhufvud、Dirk Weiblen);

當case by case的商業模式越來越普遍,既定辦公室已無法滿足專業人士的需求,於是提供小型場地開會討論的微型辦公空間,正以黑馬之姿迅速崛起。

 



 

鴉片工廠華麗轉身

 

來自美國紐約的微型辦公室租借公司WeWork,繼北京之後在上海持續拓點,選定在英國殖民時期曾經是賽馬場、之後成為鴉片工廠的威海路696號展店,WeWork進駐前,這裡當然已經沒有產製鴉片,歷史留下的英式復古磚瓦建築將大不列顛的美學理念跨越時空與距離亙古傳遞,幾年後成為藝術家的集散地,馬良、龔振宇以及不少西方設計團隊都曾在此設立工作室,散發著濃濃的藝術文青氣息。而藝術工作者們最需要的就是創作空間,他們遊走在辦公室、咖啡廳、居家工作室間,透過置換工作場地激發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正因為此需求,加上威海路位於上海住宅街區的心臟地帶,各種在家工作的SOHO商業模式在這裡穿梭流竄,讓WeWork從碩大的中國領土中毅然選定此地。

 



 

不同於以往的制式辦公裝潢風格,這次他們攜手上海設計工作室Linehouse,以台北圓山飯店的東方殿宇造型為範本,打造出充滿中國節慶風格的空間,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抬頭環視,無論是如飛龍盤旋般繚繞的樓梯,或是從數條交織銅線中脫穎而出的圓形燈泡,都好似被施予魔法般,有了與俗世完全不同的夢幻輪廓,彷彿穿越了神隱少女中的時空隧道,歲月與空間的界線因為無以名狀的魔力而變得模糊,隔絕外界紛擾,少了汽機車的烏煙與鳴笛,空氣裡只瀰漫草紙香氣與紙筆沙沙作響的聲音,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思緒在此變得格外清晰,信手拈來的創意與靈感,汩汩流洩現形。

 



 

張燈結綵的趣味工業風

 

空間動線是由上而下的,入口位於三樓,賓客來時必須先穿過綿延的中國式巷道,此巷道的水泥牆面與地板皆被漆上柔和的粉色,頭頂上方的燈飾,散發著節慶氣息懸浮於牆面與地板間,穿越此巷道之後,映入眼簾的是挑高明亮的空間,結合歷史磚瓦和陸續增添的現代工業設施,以及鑲嵌在櫃檯後方、寫著Ring For Service的霓虹燈飾,散發八○年代的復古珍品童趣,繞過它,來到設置在巷道與挑高空間的中介點的服務台,Linehouse擅長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設計空間動線,因此刻意將服務台安置在新潮與古老兩種風格的夾縫交接點,用氛圍的微妙轉換告知賓客:華麗的奇幻冒險即將展開。果然,單是服務台空間的設計就值得細細品味賞玩,服務檯面以擁有復古木頭紋路的嵌板打造而成,砌入ㄇ字型的水泥底座中,青銅絲線懸掛著如同燈籠般的球形燈飾,創造簡潔俐落的工業風格,同時又有燈籠高掛的吉祥意象。

 



 

而空間中原本就存在的樑柱與二三樓地面外緣的鋼筋結構,則被漆上中國宮廷隨處可見的常春藤綠,搭配黑色金屬與OSB板(Oriented Strand Board)扶手欄杆,高度大約在人的腰部,沒有完全阻隔樓層空間,讓賓客就算坐在樓上的空間,也能探頭觀看下方人事物的來去流動,卻同時保有適度的私密辦公空間。

 

中西文化攜手和諧共存於此,傳統東方張燈結綵的節慶氛圍、與西方工業的摩登現代同歡作樂,讓前來造訪的旅人或稍作停留的匆忙之人,無一不被渲染愉悅,不知不覺踏上異想天開、歌舞昇平的夢幻旅程。

 



 

彈性變化的多元空間

 

柚木搭建而成的綠色樓梯彷彿一條青龍,以類三角形的走勢盤旋於三層樓空間中,讓每一層樓有了趣味的連結,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上方的綠色隨著樓層的轉變而漸層改變成藍色,由靜態的油漆粉刷、創造出動態的律動美感,賓客只要站在樓梯上方任一角落,便能由遠至近眺望整個空間,挑選出最適合團隊大小與風格的角落,如果是一人作業,可以選在服務台前方張張相連的方桌木椅,也可以入坐靠牆的單向皮椅;若是團體作業,則可以選擇有沙發、椅子環繞桌子、較為私密的空間,成員得以面對面討論公事細節,Linehouse團隊更貼心利用桌椅的擺放方式與牆面屏幕的設計,做出不同團隊的作業空間劃分,無論是商業團隊、藝術家交流、或任何因為特定案子而集結而成的人們,都能在這裡透過空間氛圍的營造,立刻進入專注思考的狀態,讓團隊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地順暢運作。

 



 

除了多元的風格布置、桌椅設計可供挑選之外,WeWork更提供辦公空間應有的基本配備:影印機、印表機、傳真機、無線網路等等一應俱全,還能進階滿足賓客的口腹之慾,提供簡單的餐點與飲品,從外包裝到實質運作後賓客需索的小細節,通通都做到最完善的境界,不得不佩服WeWork與時俱進的經營理念,以及Linehouse將其理念吸收內化之後,創造出來的旗艦微型辦公空間,在這裡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新時代產業的脈動蓬勃,也看見人類文明的活躍與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