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Design】極樂微型屋:素白貨櫃小屋
TEXT / Arch's; PHOTO / Marilia Pellegrini;
利用即便是在台灣也行之有年的貨櫃屋改造風格,來自巴西聖保羅Marilia Pellegrini建築師的「Casa Container 」,將小別墅概念帶進這類新屋設計;有別於我們常見的工業風格,Marilia Pellegrini以乾淨、素雅到極為簡單的視覺設計為貨櫃屋帶來不一樣的選擇。
建築師援引自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先前在無印小屋和其他相關產品的設計風格,內部的裝潢和家具元素則結合日本設計品牌Nendo白色和原木色產品,在18平方公尺的空間中玩出相當高檔的度假風味。
設計初期,Marilia Pellegrini的改造材料乃是兩座長12公尺的原裝貨櫃,之後在利用帝通石舖在原本波浪狀的鐵皮表面加以裝飾。這種由西班牙石材製造商Cosentino研發的材料是結合石英、鋯石、陶瓷和玻璃以高溫和高壓燒結而成的創新技術,形成的厚板可阻抗紫外線和熱傳導,效果比花崗石還要優異,對於小烏於郊外的隔熱提供相當不錯的幫助。
Marilia Pellegrini在這個建築案例上另外與景觀設計工作室Studio Clariça Lima合作,塑造出由細竹造景的室外陸台。方整的室內空間則以全面對外敞開的方式來吸取最大的光源和不時吹來的微風。牆面和地板主要採用白色帝通石,少部份則採用大理石質感的材料加以處理。
原本貨櫃屋的整體容積則劃分為可提供用餐空間的客廳以及結合浴室空間的臥房,灰色織布沙發出自於聖保羅設計公司Estudiobola,臥室和浴室角落局部運用的照明燈條則提供相當具休憩感的溫和點綴。
這樣的設計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隈研吾在花蓮的全球首間貨櫃屋Starbucks門市,或許利用創新建材的運用和這類聰明的採光處理,你也可參考做為自家的裝潢計畫的素材來源。
延伸閱讀:
Text by Geoff Lai 2021-09-30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