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之家:好山、好林、好日子
TEXT / 伊森; PHOTO / 林淵源;
四個人類和一隻狗,五口,他們很清楚居住在地球上的權利,所以決定打造一個叫「家」的房子。負責圓夢的建築師林淵源形容,這是一個「圓滿」的作品;從克服地基和融合需求到彰顯創意,代表著人、土地及創意彼此相合的一幢真正的住宅。重點不是擺譜,而是為了住進去從此生活得自在而快樂。
重新定義了住家的屋案,籍設新竹縣寶山鄉的五口之家,從外觀上來看,位於半山腰的狹長建築基地彷彿懸浮著。占地150多坪的建築正好有五個大小不等,且故意凸出的口字型大「口」作為窗景,形成獨特的「五口」景觀。
原來,這是林淵源花了半年時間和屋主談生活、聊家常得到的靈感;眷材長大的男主人一直對擁有獨立前後院的山居很嚮往,因此,建蓋時,牽就狹窄的建地面積,在一樓基地,空出三分之一空間,一來正好給了一家人有個「不怕玩髒」的工作室,而經過一段登上二樓的戶外階梯,讓進了院子,停好車,必須走過戶外才到室內的「設計」,讓不明究竟的人好奇?為何回家還得日曬雨淋?但卻也因為「刻意」的轉折,反而更能體驗山居之美。
推門,一個矗立在眼前,訂製的大壁爐,襯著背後一片大玻璃,窗外山景的綠意迎面湧來,比任何人工擺件都真誠而自然,揭示了主人質樸素雅的品味,二樓開敞的客餐廳,外推一個陽台,和另一頭主人起居室。採外露式的管線正好搭配銅色吊燈,素色調的坐臥式大沙發,其餘空間都儘可能簡約,留給窗外的好山好林。三樓兩個不同方向的大口,正好是一雙兒女的房間。頂樓全敞著,曬衣服也太奢侈了吧!林淵源說,整棟房子就連外牆都沒多餘的瓷磚和裝飾,戶外油漆一刷,等待歲月和屋子融成一氣,why not?很開心屋主讓建築師放手以一種所謂low tech工法,也就是基礎材料和簡單施工方式完成這幢非常獨具的建案,「我把容器做好,主人用自己的生活態度填補得恰如其分,」看似平鋪直述,其實層次轉折全在豐富的生活哲學。難怪林淵源直說,最大的挑戰是「找尋最好的可能,而非尋找最容易蓋的。」好設計不必張牙舞爪,獨特的建案不用震天價響就會得到共鳴。
順勢而為,寶山的「五口之家」一口一口,學習生活,多麼令人艷羡的自在悠居。
主人說:藏夢Peter Pan的Dream House
Text/Peter Pan
我是個在高雄左營眷村長大的孩子,你知道眷村的房子有的多小嗎?12坪,要塞六個人。長形的眷舍,木板隔出客廳,三個房間,和廚房。還要停一部腳踏車和偉士牌的前院,以及曬衣與媽媽種蘭花的後院。四個孩子,2個房間裡上下舖睡著,說真的,我已經記不得衣櫥在哪裡了。
小,擁擠,簡陋,但卻溫馨。平房,周圍沒有高樓大廈,走過幾個巷子就看得到菱角田,和一望無際的稻田。晚上家人,鄰居大夥坐在空地,吹著涼風,看著滿天星斗……懷念這種生活,這種閒適。
高一那年,眷村拆了,改建成動輒15層樓的國宅。於是我們從12坪的眷村搬進24坪的國宅。看似居住空間大了一倍,但實際上是生活空間小了1/15。生活變得方便了,但也變得更擁擠、壓迫。
出社會後,急著想要有自己的家,但我知道不在乎樓下沒有7-11、走路就到捷運站。因為我是個一到台北市就覺得窘迫難耐的人。放翁清境,48坪的小透天厝,成了人生第一棟房子。巧合,每次換屋都是2倍。屋子的後面是停車場和可以遠眺高速公路的視野。但是屋後的視野沒了,人變多了,市儈、醜陋的有錢人也變多了。7,8年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與環境的變化,換屋的念頭已在萌芽。
2010 因公出差去美國舊金山演講,順便到小石城拜訪移居美國30多年的親友。矽谷周邊的房子,反到是像臺灣集合式的的透天社區。小石城,獨棟,戶與戶距離至少2,30公尺,無前屋後都有大片的草地,屋後還有一條清澈潺潺的小溪;冬季,還有壁爐,煙囪,通透的空間,以及永遠放著美式烤肉架的大陽台……。心裡吶喊著,這是我要的。
回國後,開始尋尋覓覓……最後終於了解要實現這樣的夢,只有自地自建。機緣巧合找到這塊地。地形特別,近800坪的面積確長達170米。寬度最窄只有5米,最寬處不過15米,而且還是個延伸到池塘的陡坡。在一般人眼中,這塊地叫做「沒肉」,但對我來說,這是我當時唯一負擔得起的地,但不知該如何下手。然而在林淵源的眼中也許是張充滿想像的畫布。
和林淵源第一次見面在2012的夏天,我做足了功課幾乎看了坊間所有自地自建的書,國內外建築雜誌和網站。笨拙不專業的畫了一堆圖稿。帶著厚重的背包,但他只想跟我聊生活,要我先放空。於是一個多小時的coffee talk,背包的拉鍊連開都沒開過。
再見面已是那年冬天。概念已然成形,我依然帶著那個沒打開過厚重的背包。因為我終於瞭解,只要把生活態度與方式100%的告訴他,他就能夠120%的幫我實現。於是我們真正開始討論建築與空間,以及更深入的生活態度。
四個月後,五張3D圖美到讓我說不出話來。這應該是在加州洛杉磯馬里布海岸才看得到的濱海別墅吧!這竟然會是我的房子?哇!心想這如果不藏好,一定會變成寶山的景點。我們決定在最寬最陡的斜坡上,沿著池塘邊放上這棟Dream House。2013年的四月,終於開工。歷經900多個日子,總算在2016年9月20日正式入厝,開始夢幻般的新生活。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