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是我的眼睛 巴黎插畫家妮可‧龍白

TEXT /  楊舒晴; PHOTO /  台灣法國文化協會、http://www.les-triples.com/、i.pinimg.com;

自1983年開始,三個擁有天真臉龐與奶油色金髮的「巴黎三寶貝」,即以頑皮可愛的形象於法國費加洛雜誌登場,使童言童語的紙上劇場,在整座歐洲的午後咖啡時光裡放射出幸福的微笑訊號。

三十三年的時尚雜誌紙上競演

自1983年,巴黎插畫家妮可‧龍白(Nicole Lambert)以名作「巴黎三寶貝」於法國費加洛時尚雜誌連載以來,這三個紙上小明星的動向,即在妮可的溫柔筆觸與無厘頭笑料加持下每周出刊,很快成為歐洲讀者最想剪下收藏的插畫頁面,更在往後漫長的連載歲月中屹立不搖,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空前掌聲。

 

 

三十三年的連載時間並不短,「巴黎三寶貝」這部作品承載著三代讀者的歡笑與掌聲,時至2017年,三個金髮孩童的歐陸冒險,仍然與全球讀者相約於每周的法國費加洛雜誌上開演,參與著歐洲人珍貴的午後咖啡時光。

 

 

有趣的是,「三寶貝」裡的時尚媽咪,正式與全球女性一樣狂戀時尚的「時尚受害者」,她在每篇連載中都穿著不落俗套的「時尚戰袍」,與三個無厘頭孩童過招。這層設定也間接呼應了妮可‧龍白年輕時代曾是曾是資深時尚工作者的身分。這場歡笑更漸漸滲透進亞洲人的閱讀經驗裡,使得不同文化的讀者,都能在妮可‧龍白筆下所描繪的孩童與大人世界間的幽默碰撞中,打從心底發出歡笑。透過映照在三個金髮巴黎娃娃眼瞳上的歐陸大街與漫天星辰,使現代人冰冷的心牆在童言童語的幽默問答中逐漸融化。

 

幼年即是總編輯

十六歲時就成為時尚模特兒的妮可‧龍白,在追求時尚產業工作一段時間後,毅然決然聽從內心直覺追求夢想,投身藝術學院習畫,當時的她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為孩童服務」。

 

 

熱愛繪畫的妮可表示,基於自己從小的識字啟蒙時間點比一般孩童要早,因此,自有記憶以來,小小年紀她就喜歡每天畫下瀰漫於腦海中的天馬行空故事,並在最後集結成冊,於故事尾聲爆笑註記「Nicole出版」字樣。這個童年的塗鴉字串,彷彿預示了她此生為兒童插畫奉獻的出版使命,她甚至打趣地表示:「現在想想,我的插畫事業似乎從幼年時代就被啟動了呢!」

 

 

妮可‧龍白認為,「巴黎三寶貝」這部作品對於自身的意義重大,即使是讀者午後一邊啜飲咖啡、一邊閱讀「三寶貝」連載時所獲得的三十秒歡笑瞬間,而這三十秒的心靈獎章,實則是她在工作檯上注入非常多的努力才完成的。

 

 

關於身為童書插畫家的存在使命,妮可‧龍白感性地說:「在我的理解裡,全世界的孩童都是藝術家。我創作這些插畫,等同於畫給這些『專業人士』看,這讓我感到十分幸福。」

 

忍不住裝可愛的冷酷時尚

「三寶貝」的可愛形象不但風靡歐洲,最後更受到國際時尚大廠牌愛馬仕(HERMÈS)的青睞,聯名推出連續兩年最暢銷的限量三寶貝絲巾,並將所得全數捐贈給比利時微笑基金會以救助愛滋兒童。妮可‧龍白更期待未來能嘗試製作兒童舞台劇與電影作品,並透過三寶貝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參與送書至偏鄉醫院的慈善計畫,讓偏遠地區的孩童也能沉浸在閱讀的喜悅中。

 

 

熱愛亞洲的妮可‧龍白過去曾頻繁來台灣旅行,推出詳述台灣細膩人文風土的「珍寶台灣」繪本:透過花都人的雙眼,畫下了台灣客家文化、台灣東岸、三峽老街與原住民美食等珍貴手稿;為了讓世界各國的孩童在地球村中認識彼此,妮可‧龍白更在本次新作跳脫以往的三寶貝故事框架,親身旅行,考證歐盟二十八國的風土民情,如:飲食文化、植物、文學、節慶習俗、歷史、童話與音樂等紀實,推出「哈囉!歐洲」(Petits Européens)旅行童書著作。

 

 

妮可‧龍白將巴黎的明媚風光、日落與浪漫人文氣質,濃縮至童言童語間的純真想像。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