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迎接綠氫世代:Enapter研發可持續、低成本的綠氫電解槽積極應對氣候變遷

TEXT /  Hex Zou; PHOTO /  翻攝earthshotprize、enapter.com官網;

2021年The Earthshot Prize地球衛士獎氣候修復項目得主、德國綠氫能源公司Enapter在前陣子由創辦人Sebastian-Justus Schmidt領隊來台進行座談會,展示團隊研發的「AEM Electrolyser電解槽」同時進而指出綠氫乃是協助脫碳與改善暖化危機的可持續能源救星。


 

目前再生能源僅佔全球企業能源結構的30%,大部分重工業跟交通運輸業仍由化石燃料提供動力,要想更進一步遏止溫室效應加劇就得全力發展淨零綠電。而無毒、輕盈、有著絕佳導熱與發電性能、被譽為清潔能源終極聖杯的氫能是當前各大企業全力發展的技術願景。

 

聯合創始人Vaitea Cowan

 

 

Enapter公司由Sebastian-Justus Schmidt、Vaitea Cowan與Jan-Justus Schmidt 共同創立, 公司所開發的AEM電解槽旨在藉由「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結合鹼性電解槽、質子交換膜電解槽的低成本、無需大量貴金屬材料且易於大規模生產的技術把再生電力轉化為綠色氫氣。

 

即插即用 AEM 電解槽可將可再生電力和水轉化為低成本的綠氫

 

模塊化、可堆疊電解槽就像太陽能電池板一樣供簡單部署單個模塊來滿足較小的綠氫需求量,或者通過組合多個電解槽來達到兆瓦級的生產能力

 

由於電解槽沒有使用可溶解在電解液中的貴金屬和高濃度化學品,因此相比其他製氫技術來得更加環保、能以更高的效率生產更純氫氣,具有處理起來相對安全等優勢與可持續性。如今AEM電解槽在全球各地皆有企業機構部署,廣泛應用在交通、住宅以及聚落電網供能層面。

 

Phi Suea House / 是世界上第一座自2015年起離網的太陽能與氫能住宅

 

為工廠供電的H2Powerplant系統

 

Enapter計劃在2030年時使AEM電解槽消除約15億噸的碳,並於2050年成長至占世界氫產量的10%,透過非凡的綠色魔力扭轉氣候變遷。

 

Krajete GmbH公司使用古細菌微生物催化綠色H2和CO2轉化為綠色甲烷 / Mafate山區電網

 

Hyperion Motors超級汽車 / 氫飛機

 


 

延伸閱讀: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