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挪威海床開採豐沛礦產,數以萬計噸稀土礦藏有望推動能源轉型
TEXT / Hex Zou; PHOTO / 翻攝官網、twitter@oljedirektoren;
以奇險懾人峽灣美景聞名的挪威坐擁豐饒的自然與礦產資源,該國的石油和能源部(MPE)也於2020年之際委託挪威石油局 (NPD)進行評估海底礦產的資源潛力評估;上月17日石油局(NPD)對外界宣布據估算數據顯示海底不僅蘊藏大量資源,稀土礦藏儲量更是多達百萬噸,足以推動全球經濟的綠色轉型。
礦產資源是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再生能源技術以及落實產業脫碳、邁向淨零願景不可或缺的元素。自2011年以來NPD還多次於挪威海和格陵蘭深海區域進行海床探勘與礦物樣本採集,構築資源評估的基礎。
挪威石油局
挪威的海底蘊藏著錳結核、錳殼和硫化物3種主要類型的礦藏,位於1,500至 6,000公尺的海底深處;硫化物和錳結殼當中所含的金屬是製作電池、電腦和手機的重要原材料。
富含大量珍稀資源的挪威海床
經評估後總資源量的預期值數值驚人,硫化物銅礦儲量高達3,800萬噸,是當前年開採率的2倍,鋅礦儲量也高達4,500萬噸;錳殼礦藏占比面積估計超過8,500平方公里,包含1.85億噸錳、2,400萬噸鎂,稀土礦物則有170萬噸鈰、86萬噸鏑以及56萬噸的鈧......等。
挪威石油局於2020年在探勘期間獲得的硫化物樣品部分
錳殼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鎂、鈮、鈷等種類豐沛繁多的稀土礦物都在歐盟委員會的關鍵礦物清單上,釹和鏑等昂貴元素對於風力渦輪發電機中的磁鐵以及電動汽車的電池極為重要;而是否可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回收都需要進一步調查且發展相關技術。
同時生態環保組織也呼籲挪威當局不應在海洋生物受影響報告出爐前繼續相關勘探作業,為此挪威石油局也表態仍然需透過研究進一步確保在友善自然的前提下總共能開采多少礦產資源。
延伸閱讀: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