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er】隨著飛躍黑白鍵之間的天使手指─國際鋼琴家陳瑞斌,一探歐洲音樂演奏型式融入自然與歷史情境
TEXT / Hex Zou; PHOTO / 綺想室內樂團提供、翻攝綺想室內樂團官網;
透過飛速在黑白相間的鍵盤恣意跳躍、構築起迷人旋律的雙手、將全部身心置於超脫境界,鋼琴家們引領觀眾一同感受音樂藝術的永恆魅力。即使藝術文化發展至今依然永垂不朽,但面臨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威脅下,藝術與綠色意識如何結合,國際級鋼琴演奏家陳瑞斌(Rueibin Chen)分享他所深耕的歐洲國家如何做到。
天使手指蜚聲國際
出身音樂世家的台南子弟陳瑞斌自幼便展現音樂非凡天賦,在13歲時被政府選為特級生而獲得出國留學護照、隻身前往維也納學習音樂並師從俄羅斯鋼琴家Lazar Berman。憑藉在異鄉的奮鬥不懈與驚艷才華使他在20歲以前已於眾多重量級國際鋼琴大賽斬獲冠軍、更被外媒體譽為「天使手指」及「每二十年才出一位」的天才鋼琴家。
長年輾轉於各國表演的生活也讓他的思想眼界受到歐洲迷人的文化背景薰陶,亦見識到歐洲人如何將保護國土千百年歷史遺產的嚴謹舉措與藝文發展融合永續精神。
長年身處歐洲對當地人文歷史與環保精神的體悟
陳瑞斌提及在疫情前他本獲歐盟邀請在大型藝術節上登台演奏,並透過鋼琴表演跟亞洲和城市作連結,同時結合環保理念。「我觀察到歐洲在發展藝術同時兼顧環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很展演活動不一定是在室內舉行、反而利用在地教堂跟建築空間省去場地搭建成本,把表演跟城市的歷史背景相互連結。」由這點足可體現歐洲對環保的重視和積極實踐。
挺過戰火摧殘 完善留存的百年建築展現歷史風華
在藝術即生活的歐洲,每當走在街道上總可望見那一幢幢帶有百年歷史風華、恢弘而金碧輝煌的音樂廳矗立,以典雅之姿隨時準備好接待觀眾前來欣賞演奏會和歌劇節目。「表演的宣傳海報僅僅只印個幾張然後貼在音樂廳門口和附近的幾根柱子上、沒什麼過度宣傳幾乎不會浪費紙張。」陳瑞斌回憶起對維也納著名的金色大廳的印象。
即便整個歐洲土地飽經一二戰摧殘,各國仍舊留存許多完好、在戰火裡屹立不搖的音樂廳,陳瑞斌更對其完善的結構跟功能感到欽佩,無須耗費大量金錢及材料成本進行大幅度修繕、甚至加裝額外現代設備,乃是留存珍稀文化遺產的原始樣貌,將藝術完美帶進生活回憶且融入歷史和民族背景。
在旖旎山水絕景裡彈奏動人樂聲
除了貫徹人文遺產的永續精神,歐洲人也將崇尚大自然的喜好帶進藝術中。他發現,歐洲人認為雋永山水之景便是最天然的演奏廳,徜徉於此的人們得以使感官沉浸在綺麗花草山林之中縱情享受動人樂曲。
幾十年前陳瑞斌曾在桃園的秘境慈湖辦過演奏會,氛圍是青山環繞、原始林木叢生,明媚湖光山色恰似浙江山水,處處充滿靈秀氣息。當時他就是第一個在慈湖演奏的音樂家,當年的聽眾們品味藝術之餘亦加深了和生態土地的連結。他很期待日後再有機會在台灣興辦,再次為國人帶來精彩聽覺盛宴。
天使手指 陳瑞斌 Rueibin Chen鋼琴音樂會
與黑白琴鍵為伍近50年,陳瑞斌的音樂生命故事由動人豐富的閱歷不斷累積,藉汲取歐洲恆久的藝術精神、宗教信念以及以友善自然、重視國族本質性、根源為主的思維持續彈奏撩撥人心的樂章。
今年10月24日他將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鋼琴音樂會,選曲包括東西方鋼琴家作品,如蕭邦、江文也、史克里亞賓及拉赫曼尼諾夫等,熱邀大眾共赴感官饗宴。
詳細演出資訊,請見陳瑞斌臉書粉絲團專頁
鋼琴演奏家陳瑞斌演奏影片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ccoinfo
陳瑞斌鋼琴音樂會FB臉書粉絲團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ueibinchenpiano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