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並快樂的 宮津大輔

TEXT /  楊舒晴; PHOTO /  宮津大輔;

日前,由知名音樂人姚謙監製的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透過鏡頭的真實呈現,串聯起藝術家、收藏家、與拍賣行之間的神秘連線;其中一位紀錄對象,即是白天提著公事包、領著固定薪水,卻被喻為日本傳奇工薪族收藏家(Salary Man Collector)的宮津大輔。究竟,一位30年來用固定薪水與生活搏鬥的上班族,是如何打破富人神話,建構起一座絢爛的藝術收藏世界?

 

一件富有靈魂的藝術品,往往能真實記錄時代的回聲,並為收藏者書寫一部私密的另類個人史。從1994年至今,宮津大輔購買了超過400件當代藝術作品,其中涵蓋裝置藝術、平面繪畫與觀念藝術等類型,並先後在世界各地展出。2011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更曾以「癮行者」為命題,藉由52組跨國藝術家,共61件作品,完整呈現出宮津大輔的小職員收藏之路。

 

有趣的是,早在半世紀前,地球另一端也傳頌著美國工薪族收藏家赫伯與多樂茜夫婦(Herb & Dorothy)在不同時空下的收藏傳奇。在網路與智慧手機尚未出現的時代,極簡主義藝術在美國人眼中尚是一個問號。勤儉持家的赫伯與多樂茜夫婦,憑著對藝術的愛好與直覺,收購了數千件極簡主義藝術作品,並婉拒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將所有藏品捐贈予美國華府國家美術館,蔚為佳話。當年的他們,一位是平凡的郵政局職員,一位則是圖書館管理員。

 

安迪・沃霍爾的一場玩笑

宮津大輔對當代藝術的啟蒙,始於高中時代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給予他的一場震撼教育:令人迷惘的彩色夢露、重製的「康寶罐頭」與死刑電椅,一步步將深植於少年心中的日本傳統美術仕女圖、花鳥與風景畫扳倒,更勾動著年輕世代對自身存在感的強烈質疑。宮津大輔開始思考:什麼是藝術?如果藝術並不美麗,也能成立嗎?

 

對於以小職員身分走入當代藝術殿堂的他而言,收藏初期口袋能負荷的多數藏品,都介於1000-2000美金(約合台幣三萬至六萬元)。然而,他憶起那個網路尚未普及的1994年下午,他撥著一通通電話,輾轉找到一間代理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作品的畫廊:「我被一幅滿布圓點,裝裱在原色木框內的畫作深深吸引。紙面上的每一顆小圓點,彷彿都透著飽滿的生命力,在穩定的節奏間碰撞律動著,剎時,我掉進了那場律動裡。」當年,宮津大輔咬緊牙關買下了這幅售價50萬日圓的作品,之後他更在煙火藝術家蔡國強尚未揚名前,就買下其早期的裝置藝術作品;此後,出於喜好,他更以六千日圓(折合台幣兩千元)的驚人價格,買下了奈良美智的惡童娃娃繪畫作品。

 

「我喜歡畢卡索、梵谷,然而,他們已經不在世了。反觀現在,收藏與自己共處於同個時代的藝術家作品,我的生活開始與這些作品承載的歲月產生聯繫,其背後的意義更比金錢還要珍貴。」宮津大輔傾向將自身的收藏之道面向未來,開始轉向收藏新銳藝術家作品。這不但符合他的預算考量,又能為年輕藝術家的生活埋單,並與藝術家共同成長,使得收藏變得意義非凡。他認為:「一件藝術品是否能感動人、並給予世界啟事,才是我收藏的關鍵。我並不對作品的未來身價多做臆測,也從未售出過任何一件手上的藏品。它們終將在我過世後,歸屬於博物館與藝術機構。」宮津大輔堅定表示。
 

除了生活費、房貸與學費等必要支出,宮津大輔幾乎將金錢大量投注在藝術收藏上。為了購買藝術作品,他以低利率的通融資金,申請住宅分期付款。曾有一段時間,他甚至為了籌措經費,找了一份飯店大夜班櫃台工作,以支撐收藏支出。

 

即便他另外租下一間私人藝術品倉庫,嗜藝成痴的他仍渴望生活能與藝術更加親近,他在1999年提出「夢想之屋」(Dream House)的建築計劃,與法國裝置藝術家多米尼克・岡薩雷斯・弗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合作,聯合打造一棟「個人收藏史上最大的藝術品」。傳統日式風格屋的每一處角落,都能見到宮津大輔收藏並熟識的藝術家作品痕跡: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在一扇日式拉門上,用特製傳統水墨繪製的經典惡童娃娃;日本觀念藝術家島袋道浩(Shimabuku)的庭院設計與手繪壁紙;主臥天花板上,從一片片色彩與紙張構築的奇境中,向外窺探的異星生物,則出自日本年輕藝術家金氏徹平(Teppei Kaneuji)之手;靜置於木頭地板上的鏡子,鏡框則請到草間彌生特別繪製。宮津大輔與妻子就住在這棟因夢想而生的藝術之屋,至今,藝術作品的蒐藏仍在默默擴增中。

 

▲《夢想之屋》外部,由法國裝置藝術家多米尼克・岡薩雷斯・弗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設計。

 

走上講台

2017年3月,宮津大輔正式揮別30年的職員生涯,除了繼續在收藏世界打滾,他更走入校園,在橫濱美術教授當代藝術。今年夏天,更協助日本老牌畫廊──日動畫廊客座策劃特展《我愛你…我並不愛你-一段圍繞藝術的愛之旅》(Je t'aime... moi non plus)。展覽從法國歌手賽日.甘絲柏(Serge Gainsbourg)和珍.柏金(Jane Birkin)的同名對唱曲法國歌曲《Je t’amie》汲取靈感,透過男女在戀情中的跌宕糾纏,暗喻收藏家在藝術品前宛若情緒起伏不定的單戀者,在無法入手的作品前迷醉含恨,道盡宮津大輔25年來靠著微薄薪水收購藝術品的椎心歷程。

 

▲《夢想之屋》室內洗手間裡的壁紙《Wallpaper》,由旅居柏林的日本藝術家島袋道浩創作。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