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亞洲九大空間設計師(下)

TEXT /  張義欣、謝惠鈞、何慧軒; PHOTO /  SCA design Pte Ltd(member of the ONG&ONG Group)、DAWON、Ayutt and Associates design、IROJE architects &;

新加坡 ONG & ONG

翻轉辦公氛圍

擁有40年歷史,結合建築、室內設計及管理三大元素,提到東南亞設計,絕對不能少了ONG & ONG這個龐大的設計集團。這個活力十足的團隊備受許多知名大企業青睞,不為別的,只因他們的設計夠貼近案主的所求及所想。

 

ONG & ONG創立於1972年,由王鼎昌、王秀梅夫妻共同成立。40年的品牌經歷,現金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設計集團。以建築設計起家,而後結合了設計、工程、管理,三管齊下的提供設計服務。現今的集團主席為Ong Tze Boon,畢業於美國柏克萊大學,後取得美國萊斯大學碩士及哈佛設計學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的AMDP(Advance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 in Real Estate)。

 

室內設計與建築,是唇齒相依的相互關係。ONG & ONG以建築設計為圓心,獨特創意為臂,將適宜的設計概念準確地點在每宗案件中,不容分毫之差的堅持與認真,只為建構出一處處完美作品。這個擁有40年歷史的團隊,近900名員工、分公司橫跨18國家,即是如鐵般的證明。ONG & ONG的顧客不乏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型企業,全球前30大電信公司SingTel(新加坡電信),也將其辦公大樓設計任務交付與ONG & ONG集團。

 

此設計感十足的大樓,捨棄一成不變的辦公室廊道,以「道路」為連結,不論員工抑或訪客,走在廊道上,象徵著不斷向前探索的旅程。從部門辦公室、健身房、會議室、交誼廳,各處空間彷若童話王國,旋轉木馬、盪鞦韆、草坪、史前時代⋯⋯,這些設計絕對顛覆你對辦公室的既定印象。一入室內,你會不疑有他的認為這是間尋常辦公室,細看地板,當意會自己所踩是斑馬線,就已預告屬於你的奇幻旅程已翩然展開。

 

辦公區域沿著「路中央」的箭頭劃分,指引訪客前往目的地;琳瑯滿目的色塊充斥,辦公區域也依照公司商標的紅、白、黑為基底,配上極具巧思的設計、家具,讓每個空間都有十足驚喜。

 

像是孩子們所把玩的樂高積木,不同區域劃分了不同空間,道路兩端興許是不同部門,也或許是各具功能的公共空間。公司裡所有的會議室皆是依照紀元的概念發想而成,從石器時代、英式工業流轉至現代都會風,進入不同會議室,便置身不同時代。會議室內的家具也有別於制式的系統家具,少了冷調的嚴謹,反而提供了輕鬆、愜意的空間;矮茶几取代了剛正凜然的會議桌、酒吧常見的長沙發座椅也替補了冷冰冰的座椅,擺脫拘泥於形式的辦公氛圍,為辦公室增添新意。休息時分,可以選擇角落中的長椅,或是以綠色地毯鋪設而成公共區域,又或是討論公事能夠各據鞦韆兩端,不同部門交流與此,更可以激盪出嶄新創意。

 

獲獎紀錄

◆  2014 BCA設計工程安全優秀獎

◆  2013亞太地區最佳室內設計大獎

◆  2012亞太地區設計雙年獎-十大新銳設計

◆  2012新加坡設計榮譽獎

韓國 Fay Cho

自然本位  一即一切

韓國近年以時尚、美妝等領域嶄露頭角,在韓國設計方興未艾之際,DAWON以時尚感、都市風見長,為許多知名品牌、飯店集團操刀設計,可謂韓國室內設計必看之作。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畢業,Fay Cho很早就確立自己的設計之路。先後效力於佛羅里達、紐約、首爾等地之知名設計公司,後於1995年返國成立自己的公司-DAWON,結合室內設計與建築,先後為CHANEL、uniqlo、H&M等知名品牌旗艦館操刀。除業界外,Fay Cho也擔任首爾中央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美國ASID、KOSID等世界知名設計師協會一員。

 

極簡風當道,剔除過多華麗擺設,只專注於空間與家具間的對談;更能盡賞設計師對於空間操作的無聲藝術。設計師就是空間內的藝術家,將空間為畫布、家具作色彩,作出一幅幅精彩、令人讚嘆的藝術品。

 

若辦公室也能成為舒適、適宜放鬆的住家,應該會讓所有人心生嚮往。位處11樓及12樓的辦公室,Fay Cho將室內所有窗面都設為落地窗,再其內部打通,使11樓擁有舒適、寬敞的客廳,奉行簡約哲學,空間內只有明亮的光源及白牆,室內也僅有簡單的辦公室家具,搭配木質地板,才不會顯得嚴肅。接待室中也有壁爐,不同古板的靠牆設計,反而直立在柱子旁,不論是在沙發區還是會議區,壁爐三百六十度的完整呈現,皆能分享溫暖。洗手間也以大理石塑造而成,潔白、光滑的地面與設備、構上粗糙質地的牆面,也是強調設計的美感。

 

兩層樓以螺旋梯為分野,將總裁辦公區域巧妙地區隔開來。拾級而上,迎接你的光景仍是充沛的日光,在空間與空間之中,不使用冰冷冷的牆,反而以水、石材、森林的自然本位概念當作過度空間,將12樓外的露天陽台與室內的設計相互輝映。水與石間,也以線簾緩衝空間,同樣給予開放性和舒適感,更同時滿足保持用戶的隱私。延伸而上的是約兩公尺高的畫作,這是空間內數一數二的「擺設」,這其實就是源於「本於自然」的概念。

 

12樓則是總裁辦公室,格局幾乎相近,家具擺設也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兩空間以明亮度為差別,家具配置的深淺、地板使用色調的差異,不難發現位於12樓的總裁辦公室更如一頭沉睡中的猛獅,雖無攻擊性,但難掩其霸氣與豪情。在空間中,仍可看見草地與石頭造景,能夠在室內遙想山外美景。這種形式的如同居家形式的辦公空間十足提供高階經理人所需。不需要過多的設計,強調與自然共處;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

 

獲獎紀錄

◆  2011 韓國FM 設計大獎-Kukdong Building

◆  2009 韓國FM 設計大獎-Sfunz Shopping Mall

◆  2008 韓國FM設計大獎-Daegu City Center

◆  2003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十大辦公室設計獎

泰國 Ayutt Mahasom

摩登南國之境 YAK01

 

建築師Ayutt Mahasom曾在以打造熱帶地區開放式建築的WOHA事務所工作多年,YAK01無疑是他經年磨練下所交出的漂亮成績單,此作不僅克服了熱帶天候帶來的挑戰,現代主義簡潔摩登的外型,讓它在南國一片木造建築之中兀自閃亮。

 

畢業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建築系,並於新加坡知名建築師事務所WOHA工作長達九年,其後成立個人事務所,是泰國目前最為年輕知名的公司。Ayutt Mahasom參與國內外許多的建築案例,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台灣和中國,無論是商業空間、住宅、飯店、展覽都可見到他的作品。每個案例都是獨一無二為他的設計哲學,所以設計應該依照每個案例的特質量身打造,他相信每個建物都能擁有自我獨特的姿態和聲音。

 

YAK01此一現代主義風格的別墅位於泰國曼谷,佔地560平方米的私有土地,可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儘管面積有限,業主還是希望能有一休閒綠地,建物本身要能夠抵擋泰國的豔陽和午後雷陣雨,這是建築師Ayutt Mahasom認為最具挑戰的地方,就是用當代的建築語彙打造一適應泰國高溫潮濕天氣的建築。泰國傳統房屋的安排和佈局是Ayutt Mahasom設計靈感的來源,別墅的一樓就是傳統的泰式建築,在中央有一庭院,庭院是門廳和進入其他生活空間的樞紐,雖然Ayutt Mahasom的設計靈感來自泰國傳統建築,但他並不墨守成規,一味追隨傳統公式,反而以L型和懸臂的空間布局,提高了可用面積,並打造一業主夢想的花園。

 

建物的北邊以浴室、儲藏室和樓梯做為吸收熱氣和提供更多隱私空間的緩衝區域,又因為面北的日曬程度最小,Ayutt Mahasom以大面積的玻璃牆將自然光引進室內,戶外游泳池則是與建物平行,利用水氣舒緩白日強烈日照帶來炙熱,更與對面房間的窗戶產生空氣對流,在此建築師Ayutt Mahasom巧妙地解決了天氣的問題。主要的生活空間從泳池望過去,像極了漂浮在水面上的亭閣,直接對外朝向露臺、花園和游泳池,再加上有一半的區域都是開放空間,讓人從每個角度都可欣賞到庭院美景,而挑高的玻璃帷幕則讓視野更寬廣。

 

主臥室位於懸臂上方,立方體的造型不僅是美學元素之一,同時還帶來遮陽的效果,一如傳統的泰式建築。此外,為了將摩登現代感融入建築設計,Ayutt Mahasom特別客製了銀色鋁條牆在主臥房和衛浴的外部,垂直的銀鋁條讓房屋彷彿是懸浮在黑色花崗岩上的銀色盒子,除了造型美感外,銀鋁條牆更為主臥室帶來隔熱降溫的效果。

韓國 承孝相

品賞靜謐之美

 

建築師承孝相主張建築不只是美感而已,應該能提升人的精神和心靈,建物座落的位置並不是最重要,

重要的是不同建物之間蘊含的故事可讀性,這個韓國大邱的Sayawon屋案,可說是承孝相主張的具體實踐。

攝影/© Jong Oh Kim

 

1952年出生,畢業於首爾大學。師從金壽根15年,於1989年開設了建築事務所履露齋,並參加了引領韓國建築界新風氣的「4·3集團」。基於對主導20世紀西方文明的批判,以「貧困美學」為建築哲學的根底,開展了工作。2007年韓國政府授予”Korea Award for Art and Culture”;暨2008威尼斯雙年展後,2011年為韓國光州設計雙年展的總監;2014年被任命為韓國首爾首位官方「城市建築設計師」。

 

Sayawon由舊有住宅和一日式庭園與一韓式庭園所構成的。業主Yoo Jaesung先生在此已居住35年之久,有鑑於韓國城市環境、生活方式和社會心態的快速變化,能在一處生活達35年實屬不易之事。一系列的建築改造工程,起因於慶北大學正門位置的改變,大學側門取代正門後,原住宅的周邊環境遭到破壞,於是業主買下了對面和隔壁的土地,企圖通過建築設計和景觀規劃修復被破壞的環境,因此委託韓國國際知名建築師承孝相負責此任務。

 

建築師為了達到庭院空間的最大化,將建物往後移並建造了兩個空間,一為大片玻璃打造的半透明餐廳;一為通過餐廳可以觀賞到庭院景致的臥房,兩者之間以一池塘相連,將空間串連起來達到視覺的連續性,承孝相將此命名為「某軒」(Mohyeon),望文生義就是某人的住宅,並以中國書法題寫一匾額掛於外牆上。Sayawon的另一部分為日式庭園,密植了松樹和石頭造景的園中,由承孝相設計一茶室,建築師打破了傳統日式庭園的封閉景觀,為了達到統一完整並與「某軒」(Mohyeon)相互呼應,將茶室打造為能隨時間變換而呈現不同型態的建築,茶室門窗的設計尤為特別,以韓紙(Hanji,傳統韓國手工紙)、玻璃和百葉木條打造,這樣的設計讓茶室時刻有不同的風貌,建築師將其命名為”Woojeong”或「無境」。

 

業主Yoo Jaesung先生長期支持年輕藝術家創作,更在遊歷世界各地之時,受到多樣文化的陶冶,擁有豐富的文藝涵養,並且深切關注韓國的當代文化藝術,始終站在幕後和鎂光燈外默默支持,住宅之名「某軒」似乎與其人特質不謀而合。

 

獲獎紀錄

◆  2012 韓國建築文化獎 / Art Villas,濟州

◆  2010 釜山國際建築文化獎 / Far East Broadcasting Company Bldg

◆  2010 濟州建築文化獎首獎 / Memorial House of Chusa in Jeju

◆  2010 Prize Winner of A-Awards 2010, Arena Korea-Audi Korea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