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二手市場真假難辨?Van Cleef & Arpels的Heritage典藏系列讓偏愛古董珠寶的收藏家不需再有疑慮

TEXT /  Alice Yueh; PHOTO /  Van Cleef & Arpels;

 

珠寶的單價高、設計精巧,並且因為高品質的寶石與貴金屬的選用,並且材質方面具耐久性,而成為流通並保值的「資產」已行之有年,故相應有著蓬勃的交易市場。然而,古董珠寶的流通多透過拍賣會、私人經銷或線上平台進行,真偽僅能靠對拍賣平台的信任感評斷。對希望長期收藏、投資或計畫傳承的買家而言,如何確認作品「真的來自品牌手中」成為最大疑慮。

 

品牌自行購回、重新檢修:Heritage典藏系列的形成

於是Van Cleef & Arpels為此自2007年開啟「Heritage典藏系列」,主動購回自1920至1990年間推出的原創珠寶,並由內部Patrimony傳承部門仔細對照文獻資料,翻閱顧客紀錄、交易明細,以及調出大量原始設計圖稿對照,以驗證作品的真偽。並經由工匠分析其現況和材質,按相關工藝技術進行所需的修復工序,盡可能還原最初的出廠樣貌。以高標準進行審視與維護後,作品才能夠正式納入Heritage典藏系列供藏家鑑賞及選購。

 

 

 

 

來自1974年的Boucliers手鐲,由黃K金、白K金、珊瑚、縞瑪瑙、鑽石打造。

 

 

 

 

1982年的戒指,以黃K金、紅寶石、鑽石製成。

 

 

哪個時期的作品最有人氣?

這些被正式納入Heritage典藏系列作品涵蓋年份跨度極大,每一個時期的風格美學、樣式及工藝均不相同,愛好族群也不盡相同。像是1920年代的作品適逢裝飾藝術風格盛行,幾何感強烈、色彩鮮明,同時中式藝術風格被引入歐洲,許多作品呈現中西合壁的獨特印象,備受藝術愛好者喜愛;1940年代,以描繪大自然宣揚反戰的愛與和平的作品,溫暖的寓意受到廣泛好評;1970年代流行波希米亞風格,則往往被熱愛時裝的顧客欣賞;對東方情調的愛好者而言,1970年代受印度影響的珠寶珍作,其繽紛華麗的外觀是收藏首選。

 

 

 

 

1946年的Bird胸針,當時流行描繪溫馨柔美的畫面,表達對和平的嚮往,材料有鉑金、黃K金、紅寶石、藍寶石與鑽石。

 

 

 

 

1975年的項鍊,受印度藝術風格影響,色彩飽滿艷麗,由黃K金、紅寶石、祖母綠與鑽石打造。

 

 

不論喜愛哪個時期的珠寶,Heritage典藏系列都為喜愛古董的情懷帶來了保障。而這些Heritage典藏精選,目前有約20件正在Van Cleef & Arpels全台精品店展出,展期至10月31日,以預約方式鑑賞,這場由品牌背書的歷史珠寶饗宴,相信古董珠寶愛好者的探索慾已經按捺不住。

 

 

 

 

本次來台的作品之一的Lion échevelé可轉換式胸針,於1976年面世,由黃K金、祖母綠與鑽石製成。

 

 

 

 

本次來台的作品之一的5 Leaves胸針,於1968年推出,由鉑金、黃K金、白K金與鑽石打造。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