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眾神的國度 金邊

TEXT /  Zoe Tsai、整理/ Sara Chen; PHOTO /  達志影像;

翻開古代高棉的歷史卷宗,有著令人驚嘆不已的瑰麗文化,我們踏入柬埔寨這塊神秘淨土,追尋那千百年來守護著高棉民族的萬神信仰。

 


柬埔寨國家博物館展示許多吳哥時期的文物


 

燦爛的高棉古文明

 

輝煌璀璨的古高棉文明在世界歷史上寫下美麗的篇章,神秘綺麗的色彩時至今日依然讓人著迷。我們時常聽到「吳哥」二字,多數人都認為那代表的是「吳哥窟」,其實是以訛傳訛的謬誤,「吳哥」的英文為「Angkor」,它就像是高棉文明的代名詞,如以歷史的眼光來解讀,指的就是那鼎盛的高棉王朝時代,而現今柬埔寨境內許多的神廟便是在這個時期所建造完成。

 

觀察世界上幾個著名的古文明,諸如馬雅文明、埃及文明等,都和宗教及信仰有著緊密的連結。人類站立在肥沃的土壤中,抬頭仰望天空,思考著創造這天地萬物的諸神們,在那開天闢地之時,是否也把道德的天秤放在我們心裡,以面對世界上的良善美好、罪惡羞愧,信仰因此而生,那是對過往醜陋的懺悔,對未知未來的寄託;那是一把尺,好讓我們衡量世上萬物的標準,不至於像迷途的羔羊失去方向。這世界如此寬廣,卻又如此狹小,因此不管是哪一個興盛的文明,始終離不開「信仰」二字,對古代的「高棉族」而言,抑是如此。

 


「信仰」深植在柬埔寨人民心中


 

旅遊作家李昱宏在《微笑盛開的國度》書中提到,因地理位置的緣故,古代高棉文明大量吸取印度文明的精華,在語言上也深受梵文影響,而柬埔寨境內的神廟名稱大體都起源於梵文,兩相影響之下,也創造出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像是又名「金邊湖」的「洞里薩湖」,位在柬埔寨境內西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而洞里薩湖在古代高棉神話裡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洞里薩湖底住著一個七頭蛇神(Naga),它為了疼惜即將出嫁給印度王子的女兒,在婚禮當天將洞里薩湖的湖水吸乾,變成一塊肥沃的土地,作為女兒的嫁妝,而這美麗的傳說,也為了洞里薩湖在雨季與乾季不同的樣貌做了最完美的解釋,其實聽起來高棉祖先們還挺浪漫的!

 


博物館也呈現傳統柬埔寨建築特色


 

血與淚交織的東方巴黎

 

湄公河對於柬埔寨而言就像是一條維持生命的動脈,流經中國、寮國、泰國、柬埔寨及越南等國,它對於中南半島的重要性就如同中國的黃河一般,乘載著經濟、運輸的重責大任,湄公河在高棉王朝時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是王朝興盛的生命線,它帶來豐沛的灌溉水源,讓千萬百姓歡樂的耕作聲得以傳至天庭。

 


位在金邊市區的獨立紀念碑,為慶祝脫離法國殖民並建立獨立王國而建造


 

金邊為柬埔寨的首都,熱鬧的市區景象讓人感受這城市的活力。而柬埔寨曾受法國殖民,因此老一輩的柬埔寨人還能說著一口流利的法語,它曾經有著一段美好燦爛的歲月,當時的金邊更被稱為「東方的巴黎」,但隨著共產黨勢力崛起,殘酷與高壓的統治之下,美麗的巴黎風景蓋下了揮散不去的烏雲,化為一個人間煉獄;軍閥派系的鬥爭,用鮮血與淚水,為柬埔寨近代的歷史寫下震撼世人的悲慟篇章。現今的柬埔寨走過了血與淚交織的摧殘,朝向那曾經燦爛微笑的美麗天堂邁進。觀光業的發展帶動城市的開發,充滿神秘色彩的古文明廟宇,成為旅人認識這蘊含豐沛文化的國家最好的方式,它們見證了王朝的興衰,目睹了國家的動盪,時間在它們身上刻下的傷痕,比不上人民心中的陰霾。在我們這些外國人眼中,那華麗雄偉的廟宇、建築,似乎一直都如此光彩奪目,但在那絢麗的背後,埋藏著千萬百姓的哀鳴。

 



 

在《微笑盛開的國度》書中也分享,所有古代高棉神廟,都是為了彰顯宗教的神聖與王權地位的鞏固,其他古文明也是如此。來到金邊不能錯過的景點,當然就是兩相連結的銀閣寺與金邊皇宮。銀閣寺於1892年由國王諾爾丹(King Nordom)下令興建,在1962年國王西哈努克下令重建,讓銀閣殿成為柬埔寨宏偉壯麗的藝術建築,它是由五千片銀瓦覆頂的廟宇,裡面的地板也是純銀打造,因此又被稱為「銀殿」。然而在血腥波布統治柬埔寨期間,銀閣寺慘遭洗劫,儘管如此依然保留下一些珍貴文物,像是鑲有九千多顆鑽石的金佛、鑲金壁畫、大理石佛陀等都幸運地保存下來,如今我們得以欣賞那信仰與文化創造出的美麗藝術品。

 



 

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皇宮絕對能讓你領悟到書中無法詳記的奧秘,就如同北京的紫禁城一般,代表著一個王朝的興衰,見證皇宮貴族的華貴生活,與銀閣殿相連的金邊皇宮,讓你目睹何為金碧輝煌,實實在在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那經典的柬埔寨屋頂設計,遠處遙望就如同天神在人間釘下的一根長釘,向世人展現國王就如同上天的代表,釘下那不可隨意褻瀆的警語。

 

金邊皇宮在1866年首都從吳哥遷到金邊時才開始興建,然後在諾羅敦國王和法國保護時期陸續完成今天的規模。宮殿被高高的圍牆包圍,範圍內一片祥和寧靜,雄偉輝煌的姿態展現皇室的權威。國王的起居處並不開放,但遊客可以進入舉行加冕典禮和官方儀式的Throne Hall,欣賞玉佛、佛塔、皇家宴會廳、Chan Chhaya館和法式風格的建築。皇宮內部的陳列都是昔日皇家生活的點滴,對柬埔寨人而言,國王與王后是一種精神的象徵,皇宮外就掛著一幅皇后的照片,其實在柬埔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國王與王后的合照。然而皇宮也在波布統治時期被洗劫摧殘,許多珍貴的寶物也因此消失匿跡。而目前依然有一些皇室成員居住於此,因此不是每個地方都開放參觀。

 


金邊皇宮內佇立著面目慈祥的神像


 

耀眼的笑顏化作風景

 

強權的摧殘並沒有扼殺柬埔寨人樂觀開朗的天性,儘管刀刃在心中留下一條又長又深的疤痕,他們臉上依然掛著燦爛的微笑,成為柬埔寨最美麗的風景。既然來到別人的地盤作客,當然也要入境隨俗,在柬埔寨傳統的打招呼方式是雙手合十、十指併攏放置於胸前,輕微的鞠躬並以「Chumreap Suor」為問候語,面對地位尊貴或是長輩時,通常會將雙手舉高一些、鞠躬低一些來表示尊敬。有機會來到金邊遊玩,別忘了以一個燦爛的「Chumreap Suor」來回應柬埔寨人的熱情。

 


中央市場是金邊市區的地標之一


 

走在金邊市區的湄公河畔旁,說不定有機會遇見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而婚禮往往是一個民族最原始獨特的禮俗。傳統的高棉婚禮,是由多種儀式組成非常繁複的事務,然而所有的儀式都代表著柬埔寨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第一首樂曲奏出,以迎接新郎的到來;當第二首樂曲響起,則獻上嫁妝代表誠意;而最後一首歌曲邀請長者嚼檳榔,這是一個古老的高棉傳統,最後則是茶儀式,讓新郎、新娘向祖先神靈至上最深的敬意。在傳統樂曲的伴隨下,婚禮熱鬧的喧囂聲與手舞足蹈的雀躍腳步,就是對新人長長久久的相愛獻上最大的祝福。

 


市場內也展現濃厚的柬埔寨信仰


 

塔山寺也是另一個了解高棉文化的熱門景點,它是位於金邊東北部27米高的人造山上的寺廟,而背後也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邊夫人(Lady Penh)她在河邊撿到一顆樹,富裕的她原本是想拿來做為房屋建造的材料,卻在樹木裡面發現四個佛像,因此建造了小廟來供奉,至1373年成為現今寺廟。環繞塔山寺的草地就如同金邊的綠洲,許多慶典、表演都會在這舉行,而在逛完這座神聖的綠洲神廟後,不妨走進市場,體驗最道地的金邊生活。金邊的市場不少,其中規模最大的就屬「中央市場」,它是1937年由法國的建築師所設計建造,獨特的外觀也是金邊市區顯著的地標之一,裡頭能讓你挖掘最道地便宜的平民美食,包含中式、法式、泰國、越南等小吃,如果你有一顆勇於冒險的心,也可以嘗試當地人最喜愛的「昆蟲燒烤」,它可是柬埔寨人愛不釋手的零食呢!

 


塔山寺的階梯就如同人民對神明的渴求之心


 

延伸閱讀: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