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沃土裡迸出的堅強之詩 近境制作 唐忠漢

TEXT /  楊舒晴; PHOTO /  Cheng-Yao Tsai;

在德國iF傳達設計獎的掌聲裡走過建築平圖裡的迷宮與線索,近境制作設計總監唐忠漢,在掌聲裡聽見了時代臉譜對建築的期望與呼喊。那些迷走於宗教、種族與風水的文化焦慮,在建築的寬容下,全都成了寧靜沉穩的時代載體,引領人們走向幸福的歸宿。

 

年輕歲月的發光巷口

彷彿是設計系不可動搖的傳統,三天三夜沒睡的少年唐忠漢,在教室黑板上的平圖世界裡,承受著設計世界帶給他的激盪與迷惘。這位在建築獎項上叱吒風雲的室內設計戰將,將那段年少輕狂的朦朧歲月,比喻為在黑暗海底裡游泳的奇妙經驗,那是一種即使不知道彼岸在何方,卻仍必須奮力滑水的恐慌感。

 

這場摸著石頭過河的設計之夢,就這麼把少年的人生,一路推往臺北忠孝東路的216巷。這座發光的巷口在唐忠漢的建築生涯中,彷彿是船長在地圖上畫下的第一道野心記號,當年,幾乎整條巷口的精品店都是他與朋友們傾力設計的傑作。唐忠漢更因為這場年輕歲月在臺北街頭的超齡設計競演,濃厚的才華很快就被明眼人看見,進而受託為業主做了人生第一棟別墅作品─當年的他,還只是個坐在教室讀書考試的大學二年級生。

 

走過建築這條迷惘的河

真正讓唐忠漢親近建築質地的導師,源於在不同業主身上所閱讀到的生命故事。那些浮現在他設計圖上的臉龐,有醫師、富豪、愛侶、結婚半世紀的老夫妻、介意風水的善男信女等,有著處於各式生命狀態的表情。唐忠漢透過他們的生命故事汲取井水,從碰撞激盪至沈澱內化,這些故事一路走來,陪伴著唐忠漢關注現代人的情感生活,隨著四季流轉的自然節奏,漸漸成為滋養他跳脫設計舒適圈的勇氣與養分。

 

一位傑出的設計師必須洞悉來自不同經濟與文化背景的業主生活,設計才能走出它的道途,進而做出更符合人性與生活的美好提案。為了滿足現代人對生活的願景,唐忠漢曾經為業主設計過令人難以想像的龐大鞋帽間,裡面除了有寬敞的更衣室,在浴室與更衣室之間,業主還請他設計了一個符合密室規格的「避難室」。此外,他甚至為兩位步入婚姻半世紀的老夫妻,在雙人床之間設計了特殊的功能性拉門,當這道門被拉上時,空間便會像魔法似地變成了由兩個獨立房間所構成的雙動線,使兩夫妻都能為彼此保有個人的生活空間、並有效阻隔夜晚入夢時老伴的鼾聲。整件設計作品不但流露出老夫妻對彼此的疼惜之情,更打破了傳統社會認為夫妻一定要如膠似漆地睡在雙人床上的陳舊幸福輪廓,使唐忠漢一舉奪下指標性的國際設計大獎。日後,他更將此件人性化的室內設計模組,延伸設計出關懷老人與看護作息生活的老人住宅,甚至連新婚夫妻與初生嬰兒照護的生活形態也適用。「設計師就像是一個揣摩手中劇本的導演,透過設計,業主的生命脈絡會被我快速閱覽一遍,你開始能夠知道穿梭在故事裡的人們對於生活的想像,你能夠在他們對房子的期望目光裡,看到層次豐富的人生縮影。」唐忠漢堅定地說。

 

亞洲之聲

閱讀近境制作的室內設計筆觸,其作不但在亞洲的板塊上震盪出堅強的現代性,更在空間的經緯中流露出東方詩性的內斂與和煦。有機式的戶外光線迎請,更彷彿在靜謐的空氣中,輕巧勾勒著渾厚的生命力。然而,你卻在近境制作的設計裡看不見如窗花、圓洞等東方感的具體線條。關於設計,存在於唐忠漢眼中的內心風景,是一種埋藏於東方沃土之下的集體潛意識體驗,有著亞洲、人文與現代的內斂美學香氣,那是一種遵循自然節奏的內在轉化之路,而非教條式的言行呼喚。「我希望能夠透過手中的設計,去反應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時代臉譜,闡述一個時代的精神,也就是當代。」唐忠漢感性地說。透過對東方日月星辰的溫柔傾訴,近境制作將繼續在空間與自然的呼吸吐納間,創造出更有活力與時尚感的亞洲純粹新視野。

 

唐忠漢

近境制作設計總監,意大利A' DESIGN AWARD、德國iF傳達設計獎與TID居住空間大獎等國際設計大獎常勝軍。透過筆下的室內設計語彙,探討現代人的情感生活與大自然間的親密關係。設計作品瀰漫著亞洲情懷的和煦與韌性,為現代人的生活注入來自東方的詩意與活力。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