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修復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FENDI 與埃斯特別墅跨界合作保護世界遺產
TEXT / Ellie Huang; PHOTO / FENDI提供;
埃斯特別墅位於義大利的蒂沃利小鎮,建於16世紀。因為鄰近羅馬市區且地處丘陵區域,氣候宜人,自古羅馬時期就是貴族的遊憩勝地之一。過去歷經荒廢、戰爭破壞,其遺址在2001年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作為羅馬在地品牌,FENDI過去就曾參與修復當地許多古蹟,如特雷維噴泉、帕歐拉噴泉、維納斯和羅馬神廟等等。近期將與哈德良別墅及埃斯特別墅合作,針對別墅內的著名建築「戴安娜洞穴」展開修復工程。
夜晚的埃斯特別墅內部噴泉,造型雄偉
埃斯特別墅由紅衣主教伊波利托二世.德.埃斯特,委託當代風格主義建築師皮羅˙利戈里奧規劃建造。幅員遼闊,裡面坐擁超過500座噴泉,因此享有「千泉宮」的美名。戴安娜洞穴為坐落在紅衣主教大道上十字形的寧芙神廟,絕佳的地理位置,可向下俯瞰整片別墅景色。
戴安娜洞穴絕佳的地理位置可俯瞰整片別墅景色
洞穴圓頂的主架構運用石材建成,大量的拱門元素連通內部各個空間。牆面以古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為題材雕刻,搭配灰泥、玻璃漿、貝殼、釉面瑪約利卡瓷磚混合綴飾,不論壁畫還是刻有古典女神像的樑柱,皆表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主義。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即使經歷數個世紀變遷,壁畫上的斑斕色彩仍清晰可見,讓當代建築氣勢而莊嚴的風韻猶存。
牆上壁畫及樑柱的女神雕像取材自古代神話故事
浮雕上的色彩歷久彌新
本次工程的修復重點將著重內部的裝飾性迴廊與強化鄰近結構,讓上面部分模糊不清的圖樣更容易辨識,在工程完畢後即可重新開放遺址中最具特色的景點;改善周遭的機動車無障礙設施,在洞穴外增設身心障礙者的專用通道,加強旅客觀光時的便利性。
加強修復裝飾性迴廊,讓上面的圖樣更容易辨識
照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