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文化之家,光影交織的藝文殿堂

TEXT /  Hex Zou; PHOTO /  翻攝ig;

知名的義大利建築師 Renzo Piano 將莫斯科一座舊發電站改造成當代藝術中心,並命名為 GES-2 文化之家。裡面設有有圖書館、媒體中心、餐廳、遊樂區等,功能應有盡有,精心設計的構造與空間美學,都為城市帶來濃厚的文藝氣息。


 

致敬龐畢度中心工業美學

 

GES-2 文化之家坐落在運河旁。外觀的主體色調是優雅的白色,最醒目的,就是四根長在屋頂的巨大藍色煙囪,這些藍鋼煙囪取代了原來的石磚煙囪,成為城市中顯著的地標。Renzo Piano 是著名巴黎龐畢度中心的設計師之一,而這個設計,正是向龐畢度中心充滿現代工藝之美的風格致敬。

 



 

千變萬化的光影魔術

 

GES-2 文化之家的前身為市中心的發電廠,建於 1907 年並負責為城市的有軌電車系統提供電力。Renzo Piano 保留其20世紀初的建築風格裝飾性、金屬性的結構、教堂的尖頂型式與高聳的煙囪。改建的靈感來自 19 世紀後期蘇聯的「文化之家」、係用以教育俄羅斯人民的公共藝術場所,出資者是俄羅斯的富豪 Leonid Mikhelson。建物內部有一個巨大中庭,透明的窗戶和覆蓋太陽能電池板的玻璃屋頂使光線穿透進來、充分運用了自然光之美;明亮的光影灑落在整個空間內,走動的人影與光線交織、相當漂亮,也因而獲得一個優雅的名字光之大教堂。

 



 

寬廣視野與互聯式動線

 

Renzo Piano用白色的鋼筋為內部主要結構,樓梯、人行道和管線也都如法炮製,將其極簡的工藝美學融入其中;繁複的鋼條與橫樑錯落有致,使整體架構看似嚴謹卻又極富變化;大片的純白色彷彿身處在聖潔的教堂中。建築師也試圖打造一個直觀的空間,開闊的環境與空間使來參觀的人們便於找到目的地。「當訪客進入和到達大廳區域時,他們只需將目光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了解裡面是什麼、要去哪裡、該如何移動,就足夠了」Renzo Piano如此解釋。除了之外,建築團隊也將所有的樓梯、電梯、走廊、和平台,連接藝術中心的所有空間和活動,並突出了街道和人行天橋的入口,猶如一個循環網的概念。這些巧思與理念不僅有效解決動線問題,更營造出遼闊的空間設計之美。

 



 

設施齊全應有盡有

 

作為文化中心,藝文空間自然是少不了。除了圖書館、媒體中心、咖啡館、餐廳以外,也設立藝術學校、藝術工作室與劇場,人們可以看到藝術作品的展出,也能欣賞戲劇、電影,功能可說是一應俱全。逛累了,也能選擇前往戶外的大草坪上聽一場音樂會、看一場露天電影,或是沿著森林小路來到橋上的觀光平台,飽覽莫斯科的城市風光。諾大的展場與挑高的設計使人備感放鬆、愜意,還能沐浴在照射整棟中心的和煦陽光中、享受藝文雅趣,無非是假日的好去處。

 



 

歷史與藝術展現多樣文化風貌

 

文化中心也找來俄羅斯藝術家Ragnar Kjartansson 參與戲劇節目製作,並合力重拍了一部曾經在俄羅斯紅極一時的美國肥皂劇《聖巴巴拉》,讓民眾更理解 1992 年到 2002 年期間資本主義世界的樣貌, Kjartansson 本身的藝術創作也帶有些許對民族的諷刺性,而GES-2 文化中心舉辦的一些表演展覽,也偶帶點嘲諷,在俄羅斯當前的審查環境中略有風險,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不涉及任何級別的政治衝突。對於藝術家們來說,這裡是一座文化之家而非政治之家,他們致力於讓民族文化、歷史與藝術精神性和平共存。

 



 

延伸閱讀: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