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機關藏在24坪極簡「後院宅」,為生活加入玩不膩的暖心溫度!
TEXT / Franie Hsu; PHOTO / Dezeen、Photography/Mark Erickson;
什麼是「後院宅」?就是在既有房屋的後院裡,加蓋另一棟新的建築,一條小徑連接著前方的原有舊宅,大門則向著後方的巷弄開啟,兩面都通的動線設計大大提升了便利性。雖然腹地較為狹小,但省下來的預算,就能在室內裝潢裡玩點不一樣的巧思。
加拿大建築工作室Studio North在卡加利(Calgary)建造了兩層樓的住宅,大面積留白的極簡風格下,加入有趣的裝置設計:寵物專屬床、挑高的獨立寢室、和一個從天而降的消防鋼管,加快下樓速度,也帶來童趣玩味。
木造階梯通往開放式的起居空間,樓梯旁的白色金屬鐵架上,掛著綠意盎然的盆栽,為冷硬的金屬加溫。順著高度向上走,首先看到的是藏青色皮沙發椅背,和不方正的樓梯格局對齊,一旁的拋光水泥茶几也未平行擺放,中性色調的搭配下,讓不協調的感受消失無蹤。
利用挑高格局隔出夾層空間,作為辦公書房使用,在方形木框落地窗前嵌入玻璃桌面,擺上兩張面對室外、棕色皮革的辦公椅,大量運用透明元素、營造簡約清新的辦公空間。
最上層的夾層空間則作為獨立的寢室,附有窄小卻齊全的衛浴設備,和一張舒適大床,正對著大面積的窗戶,讓陽光灑落、產生空間放大的錯覺。牆壁和櫥櫃皆統一用白色,創造延伸加寬的效果,並用張力十足的藝術畫作點綴,用有品味的方式加入繽紛元素。
Studio North也適當運用廢物,帶入些許復古的歲月痕跡,例如被淘汰的消防用鋼管,整理後加裝在樓中樓空間裡,多了遊樂園般的趣味性;還有廚房裡的兩塊燈罩,也是用廢棄的玻璃改造而成。設計師們用專業的規劃技能,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同時也將風雅情趣帶入居家生活裡,不亦樂乎!
簡單雅致的小屋藏在一棟河畔民宅的背後、狹窄的巷弄裡,從屋內狹長的格局便能感受它略受壓迫的處境。兩層樓總面積加起來僅850英尺(約24坪),包含一樓能停三台車的車庫,和二樓的起居空間。
Studio North的兩位創立人Matthew Kennedy和Mark Erickson原本先買下這棟有點年代的河畔民宅,並在後院加蓋「後院宅」,打算用來自住,但經過預算考量後,他們將房屋權狀賣掉,而Matthew再向住在前方房屋裡的新屋主租下這個加蓋的後院宅。
賣掉原本的房屋,剛好可以負擔蓋一棟全新「後院宅」的所有預算,大約花費為30萬加幣(約台幣711萬),相較於在同一個社區買一棟差不多大小的房屋,省下約10萬加幣的預算(約237萬)。
照片內容
- See more:
- 加拿大
- 卡加利
- Studio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