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花壇裡的文藝復興

TEXT /  Joseph Wan; PHOTO /  Chateau de Villandry;

自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以降,迷宮與花壇是西方園林建築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除了供帝王領主自宮殿、城堡遠瞰欣賞園藝之巧與圖像之美,四季交替也供遊人散步其間,親近自然。

 

園林大師安德烈.勒諾特(Andre Lenotre)以伊索寓言為主題打造,暗藏對愛與生命頌讚的法國凡爾賽宮花園迷宮(Labyrinth),根據記載,曾讓太陽王也流連忘返,可惜因後人拆改而消失。而在今日西歐宮苑中,則以倫敦西南漢普頓宮 (Hampton Court Palace)花園的迷宮形制最美,也最受遊客喜愛。花壇相較迷宮更見精巧、更好養護,也藉著圖樣傳達視覺之美,從十四世紀起便常見於西方園林設計。但花壇設計因日照、植栽、流行喜好不同,歐陸各國宮苑發展出各自品味,其中義大利與法國園林花壇與植栽設計最具有影響力,直至19世紀。

 

溫柔之愛

 

諸多法式園林中,論影響以雪儂梭堡(Chateau de Chenonceau)花園與凡爾賽宮花園最深遠,但若論花壇佈局精緻,莫屬羅亞爾河旁以文藝復興式花園馳名的維朗德里城堡(Chateau de Villandry)。此堡建於 1536 年,後由路易十五大臣卡斯泰朗子爵(Marquis de Castellane)購下改建,於大革命後,拿破崙贈予其弟並修葺成當時流行的英式園林。而今維朗德里城堡讓遊客驚豔不已的法式文藝復興花園,則是現任堡主曾曾祖父,西班牙生理學者約金.卡伐洛(Joachim Carvallo)與妻子於20世紀初整建的。約金在第一次造訪維朗德里城堡後,便深深著迷,並決心要重現深藏在此堡與園林裡的文藝復興風華。

 

維朗德里城堡花園,共有四個相連的子花園,最為人稱頌的莫過描繪愛情樣貌,位於城堡東南的愛之花園(Jardin de l’amour)。西班牙畫家安東尼歐.洛札諾(Antonio Lozano)協同畫家及地景藝術家身份兩兼的賈維.溫德森(Javier de Winthuysen)接受委託,精心設計了這座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迷宮式」花壇,用以取代原本外來移種松柏以及桃花心木營造自然浪漫風情的英式園林。四座花壇,最引人入勝的是採相異但又相呼應的幾何圖樣來闡述各種愛的樣貌。其中心型花樣為主題的花壇象徵溫柔之愛,漩渦形式排列盾型花樣的花壇則是濃烈的熾熱之愛,充滿猜忌的輕浮之愛則以扇型與角型花樣為主花壇,至於劍型花壇則代表因愛與佔有演變成兵刃相見的悲劇之愛。

 

▲善變之愛

 

穿梭在維朗德里城堡花園,體驗工整精緻的設計,陶醉於花樹為語的愛情密碼之餘,回顧盡藏在花壇迷宮裡這段法國從文藝復興以降的愛恨情仇,更是久久不能自己。

更多
照片內容
  • Share:

comment

follow u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