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rmet】太空種子重返地球,協助科學家研發更能適應極端氣候和環境變遷的作物、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業產量
TEXT / Hex Zou; PHOTO / 翻攝iaea.org、FAO laboratories官網;
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在2022年11月時發射了一批種子送往太空,藉以開發能夠承受氣候變遷和破壞影響的可持續作物,同時促進全球糧食安全;幾天前這些身負人類未來重任的種子們結束任務回歸地球,為專家們帶回寶貴的研究數據。
暴露在宇宙輻射和極端溫度之下的太空種子
除了環境暖化外,全球人口數正不斷劇增,據估計在2050年時世界總人口將達到近100億,糧食需求顯然成為燃眉之急。為了支持農民、生產更多農作物並改善食安,科學家透過發送太空種子以更好地了解宇宙輻射誘發的突變、確認極端溫度和惡劣的環境條件是否會加速或導致種子進化、篩選出更具承受力根生存韌性的物種。
SpaceX CRS-27貨運飛船將IAEA和FAO的種子運回地球
進入太空的種子為分別為阿拉伯芥以及以及高粱,前者因其獨特性而常被植物植物學家與遺傳學家廣泛用於基因實驗;後者是營養豐富、耐旱耐熱的穀物,可食用並作為動物飼料和製造生質乙醇。
高粱種子 / 阿拉伯芥(擬南芥)
現在種子們重返地球,科學家們可以觀察分析由宇宙輻射、微重力和極端環境對植物基因造成的改變及數據,進而將它們與實驗室中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開創出足以適應氣候變化的糧食作物養活更多人口。
印尼國家核能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輻射誘導作物的基因改變
延伸閱讀:
照片內容